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詩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紀文化的洗禮,但《神曲》中表現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則使詩人成為文藝複興時期即將到來的預言者。但丁對古希臘、古羅馬的先賢如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荷馬、維吉爾等人由衷地讚賞,肯定這些異教時期燦爛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識和理性精神,客觀上批判了中世紀的文化專製主義和蒙昧主義,盡管作為一個基督徒,但丁不可能將他們直接安排進天堂,但卻把這些“高貴的”異教徒放進地獄中一個毫不受苦的美麗幽靜之處。
但丁還同情為愛情而慘遭殺害,在地獄中受苦的保羅和弗蘭采斯加,批判了教會的禁欲主義。長詩多處流露出期待結束黨派紛爭,實現民族統一的強烈願望,對祖國的摯愛,常使詩人情不自禁。在《地獄》第六歌中,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引發了但丁無限的痛惜之情。
巔峰之作
center《神曲》的含義和藝術價值
《神曲》是但丁最偉大的作品,但丁一生的經驗——包括愛情、政治、人生觀、宗教觀、宇宙觀均反映在其中。
《神曲》原名“The Comedy of Dante Alighieri a Florentine by Birth But Not in Character”(具有佛羅倫薩血統,但不具有佛羅倫薩人個性的但丁的喜劇),之所以是一個喜劇,是因為整個故事敘述由罪惡、不幸到幸福、救贖的過程,在經曆恐怖後,終能到達愉悅、理解真理的境界。
《神曲》共分三篇:地獄、淨界(煉獄)、天堂,每一部分由33章組成,加上最前麵的序章,全書共100章。基本情節架構看似簡單:一天,但丁在森林中迷路,危急之際,羅馬詩人維吉爾受貝阿德麗采之托,帶領但丁穿過地獄、淨界。這段旅程中,但丁看到了有些罪人在地獄中因生前不同之罪過而遭受不同的懲罰,另一些罪人則在淨界裏努力洗除自己的罪孽,後來貝阿德麗采出現,接替維吉爾的向導地位,在迫使但丁對自己的過失作一番告白後,親自引導但丁遊曆天國,但丁最後終於見到了上帝。
《神曲》的內容是由數十甚至數百個故事層層構築而成。但丁企圖將自己的哲學、宗教、政治、道德等觀念,全部熔於一爐。而《神曲》中的人物,不論是但丁同時代的人:仇敵、朋友、曆史人物,或來自古代的傳說、史詩,還是聖經中虛構的人物,都被但丁的想像力加以改造,具體生動地融入整個作品中。
《神曲》本身可說是一個大隱喻,從黑暗的樹林到地獄、淨界、天堂的整個過程,代表由懵懂、掙紮、渴望到救贖的曆程,但丁希望借此書傳遞其個人的經驗和認知,引導讀者意識到人性的罪惡,思索當代混亂的局勢,並試著提出解決之道,希望能使人免於受難而達到幸福之地。
趣聞軼事
center但丁墓訴說曆史真相
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文藝複興的搖籃,曆史名人不勝枚舉。但被恩格斯稱為“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的但丁,不僅是其故鄉佛羅倫薩的驕傲,也是意大利人的自豪。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都會慕名到位於佛羅倫薩市中心的聖十字教堂,在但丁墓前憑吊這位偉大的詩人。
在意大利,進教堂一般免費,但聖十字教堂不同,如果前往教堂做彌撒不用門票,但若專門去參觀則需購買門票。聖十字教堂不僅是一座傳統意義上的教堂,由於這裏安葬著許多意大利的曆史名人,因此還是一座博物館。
但丁與伽利略、米開朗基羅等名人都在這座教堂中安息。教堂內裝有聲像解說器,投入一歐元硬幣,選擇語言後就可以“看圖聽講”。進入教堂後,人們的腳步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停在大廳右側的一組淺灰色大理石雕像前,這就是1829年建成的但丁墓。
但丁墓由一組大理石雕像構成。墓的上麵是但丁像,下麵的石棺上寫著“偉大而光榮的詩人”。石棺的兩側分別有兩尊人物雕像,左側的人物雕像手持棍杖,昂首挺胸,寓意但丁伸張正義,死後能夠榮歸故裏;右側的人物雕像頭枕一部巨著,手拿桂冠(桂冠在中世紀時是詩人的象征),倦意濃濃,寓意但丁所遭遇的不公。但丁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卻未能在有生之年返回家園。在碑座的兩側,分別是意大利但丁學會和意大利全國城市聯合會為紀念但丁誕辰700周年,於1965年題寫的紀念碑文。
肅立在但丁墓前,將目光聚集在偉大詩人的雕像上,仿佛它能向人們訴說曆史的真相。
肅立在但丁墓前,緬懷他的才華和勇氣。但丁用托斯卡納方言寫成的《神曲》,不僅體現了人文主義的萌芽,而且在但丁的主張下,意大利語言得以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