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達叔的故事(1 / 2)

一夥背著行囊一副旅遊登山打扮的人行走在雲南大山的樹林中。

“停!”走在最前麵的張友道突然停了下來。

張恭遷上前問道“二娃子,有貨?”

張友道緩緩地點了點頭,蹲下身,抓起地上的泥土聞了聞,沉聲道“在這裏下幾鏟子試試,可能有貨。”

聞言,張友省立刻從碩大的背包裏掏出一個半圓柱型的鏟頭和幾根五十厘米左右長的螺紋銅管,幾下拚接完成後遞給了一旁抽著煙槍的張恭遷。

張恭遷猛戲了幾口煙,把煙槍給了張友達,拿著拚接好的洛陽鏟走到張友道指點的地方,一邊往下下鏟子,一邊把手搭在銅管上閉著眼睛感知地下的情況。每打下去一節銅管都要將鏟子提上來,將鏟裏土倒出來觀察一番。

往下打了大約四米左右,張恭遷突然道“有了!”說著將銅管拔了出來,倒出了裏麵的土。

土已經不再是黃色的土塊了,而是各種顏色都摻雜了一些在裏麵,還有許多細碎的木屑。

張恭遷用手捏起一撮土,搓了搓,土質鬆散,一搓就碎了。張恭遷分了幾個方位分別打下了幾個洞口,然後又搖頭,再擴大一圈範圍下鏟。反複幾次後,終於規劃出了墓的大致規模。整個陵墓呈一個巨大的“甲”字型,這種墓型在西漢時期非常流行,看來這是座漢墓的機率性很大。

張友達和張友省看了都感到相當吃驚。這樣龐大的墓穴,恐怕這下麵葬的不是皇帝就是皇親國戚。這次合著是老天要他們發財,不發也得發了!

張恭遷平日嚴肅的臉現在也鬆動了起來,笑得看起來連皺紋都少了許多。

“不對,這墓有古怪!”就在大家都興高采烈的時候,原本在一旁休息的張友道突然出聲道。

大家疑惑不解地看向張友道。

“有什麼古怪?”張友達口氣不爽地問道,很明顯他對張友道的這個舉動感到不滿。

張友道指了指四周的樹林,道“根據史書記載,古代墓葬禮製中有一種很重要的禮製,叫做封樹。是指在墓的四周種上樹,來表示墓主的權力地位。古代天子樹以鬆,諸侯樹以柏,大夫樹以草藥,士樹以槐,庶人樹以楊柳。且樹越多,代表墓主的地位就越高。我之前也是看到這邊有幾棵蒼天鬆樹才往這邊搜索,發現這裏確實是一個風水寶地,是西南和東南兩條山龍龍頭的交會處,此處就是龍穴所在。這葬的該是皇帝無疑。可是我剛才仔細觀察了一下周圍的樹林,卻發現除了之前看到的那幾棵蒼天鬆樹外,其餘的都是矮小的柏樹。皇帝的封樹怎麼可能隻有這寥寥數棵?這明顯不和常理!”

“二哥,你莫在這七裏八裏的。指不定這墓主也是個思想先進份子,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就已經開始堅持破四舊了呢?”張友達不屑地說“你是書看多了,什麼都疑神疑鬼的。”

“就算這墓有古怪,我們哪個不是趟過閻王殿的人,還會怕這個?”張恭遷用洛陽鏟頭敲了敲腳下的土地說道。

張友省笑道“你要是怕的話就在上邊呆著,這次摸出來的明器還是有你的一份。”說著,抓著洛陽鏟就從張友道身邊走了過去。

張友道見勸說不了他們,隻好在心底安慰自己隻是緊張過頭。

四個人,四把鏟子轉得飛快。

不一會兒,一個豎直的盜洞就被打了出來。

張友省和張恭遷緊了緊腰上的繩子,帶好裝備和鏟子就下到了盜洞裏繼續往下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