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特種邊境部隊一直是一支神秘的武裝力量,多年來,外界對這支部隊的詳細內情知之甚少。隻是從印度一些內部信息中,人們才得以管窺其富有傳奇色彩的真實形象……
異軍突起
印度政府建立特種邊境部隊的最初想法來自當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卡爾奇沼澤地的武裝衝突。1965年,印巴在克什米爾交界地帶的摩擦日益嚴重,雙方武裝人員經常滲入對方防線並時有交火。當時,印度每個邊境邦都有自己的警察力量來守衛邊界,這些分散、有限、互不協調的部隊,難以對付邊境線上經常發生的暴力事件。印度政府在動用軍隊的同時,不得不從內地緊急空運大批警察以維護邊境治安。於是,印度政府開始考慮建立一支直屬中央政府控製和指揮的統一武裝力量,專門用於警衛和防守邊境。
印度內務部為此成立了一個專家小組進行研究和論證。專家小組研究論證的結果是建議政府組建一支新的部隊。報告於1965年5月提交內閣會議討論。經過一番激烈爭論,會議決定成立印度特種邊境部隊,在印度的部分邊境統一部署和指揮。這是繼印度阿薩姆步槍隊(印度準軍事部隊之一)、查謨一克什米爾國民軍之後的又一支軍事力量。兩年之後,即1967年,該部隊被正式冠以法定的名稱“BSF”。
印度所有的特種邊境部隊都隸屬於印度中央內務部,並按防區範圍劃分為若幹地域組,每組在具有將軍軍階的地方官員指揮下行動。
建製與規模
印度特種邊境部隊成立時為7.05萬人,編成80個營。但到2000年,這支部隊的總人數已發展到14萬人,分別部署在7500千米長的印巴、印孟、印緬和印巴克什米爾停火線沿線。這些邊境地區大多是人跡罕至的沙漠、叢林、荒原和雪山。特種邊境部隊的設置,無疑加強了這些地區的守備力量,使邊界力量對比態勢變得對印度更加有利。
特種邊境部隊的基本單位是營,每個營大約700人,武器裝備的配備與其他。特種部隊大致相同,其成員來自各國各地,多數是在當地部落族群中招募的退役軍人。他們熟悉當地情況,能吃苦耐勞,但內部種族、種姓矛盾較大,官兵待遇懸殊。這支部隊還收編了一部分那加族地下反政府武裝。
訓練生活
特種邊境部隊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十年內得到快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其嚴格而科學的訓練。從成立之日起,特種邊境部隊就高度重視對官兵進行係統、正規化的訓練。特種邊境部隊還在高海拔地區設立了3所設施完備的訓練學校,專門用來培訓各級指揮官。這些學校內設有適合進行各種戶外訓練的訓練中心,課程主要包括作戰謀略、武器、操作、邊界研究、防止邊境犯罪的方法和國際法等。從20世紀90年代起,這些學校開始接收和培訓外國學員。
由於邊境地區的毒品和軍火走私比較猖獗,特種邊境部隊主要依靠經過特殊訓練的軍犬來製止這類犯罪(印度每年的走私毒品有20千克是特種邊境部隊查獲的)。為此,特種邊境部隊在其訓練學校內專門設置了一個“國家軍犬訓練分部”,用於培訓各種具有靈敏嗅覺的巡邏犬和搜尋犬。
特種邊境部隊的建設與訓練也在逐步完善。從第一支水麵艦艇部隊的組建到今天,已經擁有上百艘各類機動船隻。這些船隻都是印度國內最新的型號,能夠將軍用物資經沿海及內河運至每一個角落。特種邊境部隊通過購買英國皇家空軍的飛機,使自己事實上有了空軍並成立了飛行部隊,負責邊境地區的空中運輸和執行其他一些特殊任務。1990年後特種邊境部隊又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支炮兵部隊,從而使特種邊境部隊成為了一支多兵種的現代化軍隊。由於這些部隊的訓練是按所擔負的任務來安排的,所以通常要比一些普通部隊更加嚴格和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