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印度特種邊境部隊(2 / 2)

初露鋒芒

1971年的印巴戰爭中,印度特種邊境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該部隊在成立之後第一次接受了戰火的洗禮。

在西線戰場,特種邊境部隊的防線突然受到巴軍猛烈的空中和地麵炮火衝擊,多數哨所被摧毀或重創,人員傷亡慘重。但是不少據點裏的士兵仍然固守著陣地。他們使用過時的輕武器反複攻擊巴軍的坦克和裝甲車,使巴軍進攻的勢頭受到抑製,從而為印軍的集結和反攻贏得了時間。

當印軍投入戰鬥後,特種邊境部隊由於對當地的各種情況十分熟悉,為軍隊提供了寶貴的信息,不僅擔負保護重要設施、警衛重點目標、為軍隊充當偵察尖兵、審訊俘虜等任務,而且在戰時為軍隊提供後勤支援。

此後,特種邊境部隊隨印軍攻入巴基斯坦國土,並在那裏留守下來。直到1972年年底才全部撤回。

特種使命

特種邊境部隊最初的職責是維護邊境安全。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執行的任務早已超出了成立時規定的範圍。40多年來,不僅負責警衛國境線和對付毒品、黃金、軍火走私及邊貿犯罪,還在維護國內安全和處理敏感事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印度曆次國內騷亂和流血衝突中,特種邊境部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並多次奉命緊急出動平息騷亂和平息宗教爭鬥。

1984年,在阿姆利則地區著名的“金廟事件”中,特種邊境部隊先行出擊,與錫克教徒展開激戰。除此之外,特種邊境部隊還多次參加維護社會秩序和救援等活動,如在孟買發生的地鐵列車爆炸事件、機場劫機事件等。特種邊境部隊除了負責維護城市秩序外,還利用裝備向社會提供應急交通服務,緩解了因地鐵爆炸、機場劫機造成的危機。而在一些自然災害如洪水、地震、幹旱等自然災害中,特種邊境部隊又成了應急快速救援隊。

特種邊境部隊的職能由外部向內部轉移,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第一,印度國內警察力量遠遠不能滿足社會治安的需要,尤其是當出現較大規模的動亂時,往往要動用軍隊力量;第二,使用特種邊境部隊能夠在確保控製事態的前提下,大大減少動用軍隊力量的次數。

因此,近年來,特種邊境部隊被用於應對國內危機的次數越來越多。正如印度政府內務部領導人所說,特種邊境部隊在國內安全事務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種邊境部隊多年來還一直在擴大自身的活動範圍,力求在更多的場合顯示自己的力量。1982年,特種邊境部隊應召承擔了歐亞國家首腦會議的安全警衛工作,這是第一次公開參與國家涉外活動。同年,又抽調了39名軍官和743名士兵為在新德裏舉辦的第9屆亞運會服務。此後,特種邊境部隊又為英聯邦國家首腦會議、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等重要國際活動提供安全保衛,在印度國內和國際社會形成了一定的影響。1987年印度建立40周年時,特種邊境部隊首次作為印度武裝力量的一部分參加了閱兵活動。1990年4月,印度特種邊境部隊受聯合國國際監督機構的委托,進入納米比亞,與其他國家的軍隊一起監督納米比亞的公民投票大選。這次使命給了特種邊境部隊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展示力量的機會,標誌著其執行重大任務的能力正向國際水準邁進。事後,聯合國秘書長親自接見了該部隊的指揮官,對特種邊境部隊的表現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