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焚書坑儒的前前後後(1 / 2)

秦始皇於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嬴姓,名政。因生於趙國,又名趙政。

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始皇13歲時,其父秦莊襄王去世,秦始皇即位,以第二年為秦王政元年,曆史上也稱秦始皇元年。

秦始皇九年(前238年),秦始皇22歲,在秦國故都雍城舉行了成年加冕儀式,開始親政。

自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派秦軍先後攻滅韓、趙、魏、燕、楚、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國——秦朝。

秦始皇對中國和世界的曆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統一六國後,秦始皇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自稱始皇帝;廢除分封製,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統一文字。此外,又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修建了萬裏長城;還派五十萬秦軍平了南越,置南海、桂林、象郡等三郡。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秦始皇置酒鹹陽宮,大宴群臣。七十位博士上前獻酒祝壽。仆射周青臣走上前去頌揚說:“從前秦國土地不過千裏,仰仗陛下神靈明聖,平定天下,驅逐蠻夷,凡是日月所照耀到的地方沒有不臣服的。陛下把諸侯國改為郡縣,人人安居樂業,不必再擔心戰爭,功業可以傳於萬代。陛下的威德,自古及今無人能比。”秦始皇聽了這些頌詞,心裏十分高興。不料博士齊人淳於越上前說:“臣聽說殷朝、周朝統治天下長達一千多年,他們分封子弟功臣輔佐自己。如今陛下擁有天下,而陛下的子弟卻是平民百姓,一旦出現齊國田常、晉國六卿之類謀殺君主的臣子,沒有輔佐,靠誰救援呢?凡事不師法古人而能長久的,還未聽說過。剛才周青臣當麵阿諛,以致加重陛下的過失,這不是忠臣。”秦始皇把他們的意見下交群臣討論,丞相李斯說:“五帝的製度不是一代重複一代,夏、商、周的製度也不是一代因襲一代,可都憑著各自的製度將天下治理好了,這並不是他們故意要彼此相反,而是因為時代變了,情況不同了。現在陛下開創大業,立萬世不朽之功,這本來就不是腐儒所能理解的。況且淳於越所說的是夏、商、周三代的事,哪裏值得效法呢?從前諸侯紛爭,大量招攬遊說之士。現在天下平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在家就應該致力於農工生產,讀書人就應該學習法令刑律。現在,儒生不學習今天的治國之道,卻要效法古人,以此來誹謗當世,惑亂民心。丞相李斯冒死罪進言:古代天下散亂,沒有人能夠統一,所以諸侯並起,說話總是稱引古人,為害當今,矯飾虛言,擾亂名實,隻欣賞自己私下所學的知識,指責朝廷所立的製度。當今皇帝已統一天下,分辨是非黑白,一切決定於皇帝一人。可是,私學卻非議法令,教人一聽說朝廷有命令下達,就根據自己所學的粗陋知識加以議論。有些大臣入朝時在心裏指責,出朝後則去街巷談議,在君主麵前誇耀自己,求取名利,追求異說,抬高自己,在民眾中帶頭製造謗言。對這些如不禁止,則君主的威勢就會降低,朋黨的勢力就會形成。臣以為禁止這些是合理的。臣請陛下讓史官把不是秦國的典籍全部焚毀。除博士官署所掌管的之外,天下凡收藏《詩》、《書》、諸子百家著作的,全都送到地方官那裏一起燒掉。有敢在一塊兒談議《詩》、《書》的處以死刑示眾,借古非今的滿門抄斬。官吏如果知道而不舉報,以同罪論處。命令下達三十天仍不燒書的,處以黥刑,發配邊疆四年,白天防寇,夜晚築城。不取締醫藥、占卜、種植之類的書。如果有人想要學習法令,就以官吏為師。”秦始皇聽後,下詔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