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漢文化對匈奴的影響(2)(2 / 2)

漢武帝即位以後,中原王朝內部整合已經完成,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為國家積累了巨額物質財富,王朝的綜合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於是,漢武帝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

值得指出的是,漢王朝對匈奴在使用“硬實力”進行打擊時,從未放棄過“軟實力”的使用。在實踐中,中原統治者不遺餘力地推行著民族政策。對歸服的匈奴貴族和民眾實行優待政策,增強漢文化的吸引力。漢武帝針對匈奴的民族特點,設置屬國以安置歸附的匈奴人。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朝將歸附的渾邪王部眾安置於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屬國。漢宣帝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冬,將呼速累及左伊秩訾部眾安置於西河、北地二屬國。漢政府為了安置不斷來附的匈奴民眾,後又增設了張掖屬國、金城屬國等。這些屬國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部族組織,不交納賦稅,平時駐牧,戰時打仗。遇有災荒,漢朝廷贍其衣食,供給牛羊,給予物資接濟。這促進了邊地附漢匈奴族社會組織的發展和民族的融合,增加了匈奴人與漢人的接觸和交流,使他們逐漸接受了先進的漢文化。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南匈奴呼韓邪單於來歸,與漢王朝保持了長期的良好關係,南匈奴民眾也逐漸走上了與漢族融合的道路。

匈奴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響,匈奴貴族劉淵就是典型的例證。劉淵“幼好學,習《毛詩》《京氏易》《馬氏尚書》,尤好《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略皆誦之。《史》、《漢》、諸子,無不綜覽”。後來,劉淵“為任子在洛陽,文帝深待之”。這種長期居於中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生活經曆,使劉淵受到漢文化的深刻影響,劉淵任北部都尉期間,“明刑法,禁奸邪,輕財好施,推誠接物,五部俊傑無有不至者。幽冀名儒,文人秀士,不遠千裏,亦皆遊焉”。完全一副深諳治道的漢族官僚士大夫的做派,就連晉朝反對重用劉淵的大臣也肯定元海(劉淵的字)之才,認為恐怕沒有能比得上他的人。

劉淵在建國思想上就帶有明顯的承繼漢王朝的想法。他起事時對內稱“興邦複業”,對外則以漢室繼承人自居,宣稱我是漢朝王室的外甥,而且我們之間還有兄弟之約,兄亡弟繼,難道不可以嗎?在他稱帝前這樣宣言:帝王都是天生的嗎,大禹出於西戎,文王生於東夷,隻要有才德就行。並以劉備蜀中割據稱帝的史實來為自己辯護。實際上,劉淵是信奉華夏正統觀的,也是站在繼承中原統治的立場上講的。

稱帝後劉淵更是高舉德統大旗,繼承周秦以來的祭天傳統,建太廟立神主,以漢族禮儀祭祖,全麵複興禮儀。永興元年(304年)即漢王位時,追尊劉備之子劉禪為孝懷皇帝,立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他無論是即王位還是皇位時都沒有追尊自己的父祖,也沒有祭祀匈奴的列祖列宗,甚至對一代雄主冒頓也沒有任何尊禮,這種寧願被罵為忘祖,也不自外於漢族皇朝的思想,是匈奴貴族長期受到漢文化熏染的結果。

劉淵的政治製度也基本上沿襲漢製。由此可見,無論劉淵的建國理念和儀文製度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他所繼承的不是匈奴的傳統,而是漢族封建製度的傳統。

應當看到,劉淵個人漢化程度很深,具有認同漢文化的強烈傾向,但匈奴貴族集團中仍有許多實力派人物並不具有與劉淵相同的人生經曆,未必像劉淵那樣強烈地認同漢文化。但是,從劉淵能夠順利進行宗漢立國而未見遭遇匈奴統治集團和匈奴部眾強烈反對的事實來看,似乎可以證明匈奴統治集團和廣大匈奴民眾接受漢文化的程度已經相當深了。未經多久,在匈奴政權傾覆後,匈奴民眾很快融入到漢民族之中,中國曆史上再未見到有關匈奴活動的記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