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3 / 3)

寬容意味著尊重別人的任何信念。

—— 愛因斯坦

年輕女子在睡夢中感覺到有人進了房間。她知道不會是自己的丈夫,因為他在值夜班。她悄悄睜開眼睛。然後,她看到了一個身影,手裏拿著刀,在四處找東西。那一刻,她大睜著眼,內心出奇得鎮定,因為絕對不能喊,隔壁就是兒子的房間,一喊,她和兒子就會有生命危險。她看到那個賊把手伸向了她的首飾盒,那裏麵有一對玉鐲,是外婆出嫁時的陪嫁,一直傳下來,傳給了她,是最好的雞血玉。但她一直沉默著,直到賊離開。然後,她衝到兒子的房間,看到還在熟睡的兒子,眼淚就流了下來,她知道,沒有什麼比自己兒子的生命更加珍貴。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個賊卻被看門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牆逃跑的時候。所以,他和兩個保安又出現在她的客廳裏。

燈光下,她看到了賊的臉。一張十分年輕的臉,臉上還有小小的絨毛,大概隻有十五六歲的樣子,眼神裏全是恐懼。

保安問:“這是你的鐲子嗎?”

她答:“是。”

“是這個賊偷走的,就在剛才。”保安說。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頭看了那個小偷一眼,那一眼讓她呆住了,少年的眼裏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懇求,甚至是絕望。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軟起來。她有了新的決定。她說:“你們放了他吧,他不是賊,那一對玉鐲是我給他的。”

保安大吃一驚……眼裏也全是驚訝。“是我給他的。”她堅持說。這時,她看到少年的眼裏全是淚水了。保安剛走,那位少年一下就跪下了:“阿姨,您為什麼救我?”

她笑了,淡淡地說:“孩子,因為你的青春比那兩隻鐲子值錢,我想用那兩隻鐲子贖回你找不到方向的靈魂。何況,剛才我並不曾睡著,因為你手裏拿著刀,所以我沒有喊,也是為了我自己的兒子。”

那位少年離開女子的家以後,再也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他奮發圖強,在學業、事業上都取得了矚目的成績。

一念之間的寬容竟然可以使凶惡的歹徒放下屠刀,使走在邪路上的人懸崖勒馬,可見它力量的偉大!如果這名女子沒有這樣做,少年被送進監獄,他幾年的青春將在冰冷的鐵窗中度過,如果因此心靈受到創傷,自暴自棄,不肯再去努力,說不定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了。

聰明的人總是懂得在危險中保護自己,而愚蠢的人總是喜歡依靠蠻力。吃虧需要一種瀟灑的生活態度,也需要一種做事的魄力。雖然有時候我們需要舍棄的東西並不多,可是能夠將自己的東西和利益拱手相讓,還是需要一份勇氣、一種風度、一種氣量。

容忍

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也。

——季羨林

人處在家庭和社會中,有時候恐怕是需要講點容忍的。

唐朝有一個姓張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遠揚,一直傳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讚美他治家有道,問他道在何處,他一氣寫了100個“忍”字。這說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這個故事非常有名。在舊社會,新年貼春聯,隻要門楣上寫著“百忍家聲”,就知道這一家一定姓張。中國姓張的全以祖先的容忍為榮了。

但是容忍也並不容易做到。1935年,我乘西伯利亞鐵路的車經蘇聯赴德國,車過中蘇邊界上的滿洲裏,停車4小時,由蘇聯海關檢查行李。這是無可厚非的,入國必須檢查,這是世界公例。但是,當時的蘇聯大概認為,我們這一幫人,從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到另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恐怕沒有好人,必須嚴查,以防萬一。檢查其他行李,我絕無意見。但是,我在哈爾濱買的一把最粗糙的鐵皮壺,卻成了被檢查的首要對象。這裏敲敲,那裏敲敲,薄薄的一層鐵皮絕藏不下一顆炸彈的,然而他卻敲打不止。我真有點無法容忍,想要發火。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與我們同車的,看到我的神態,在我耳旁悄悄地說了句:容忍是很大的美德。我對他微笑,表示致謝。我立即心平氣和,天下太平。

看來容忍確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種美德。但是,我認為,也必須有一個界限。我們到了德國以後,就碰到這個問題。舊時歐洲流行決鬥之風,誰汙辱了誰,特別是誰的女情人,被汙辱者一定要提出決鬥。或用手槍,或用劍。普希金就是在決鬥中被槍打死的。我們到了的時候,此風已息,但仍有發生。我們幾個中國留學生相約:如果外國人汙辱了我們自身,我們要揣度形勢,主要要容忍,以東方的恕道克製自己。但是,如果他們汙辱我們的國家,則無論如何也要同他們玩兒命,絕不容忍。這就是我們容忍的界限。幸虧這樣的事情沒有發生,否則我就活不到今天在這裏舞筆弄墨了。

現在我們中國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讓人氣短。在公共汽車上,擠擠碰碰是常見的現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別人,連忙說一聲:“對不起!”就能夠化幹戈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連“對不起”都不會說了。於是就相吵相罵,甚至於扭打,甚至打得頭破血流。我們這個偉大的民族怎麼竟變成了這個樣子!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願:容忍兮,歸來!大度讀人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恕。

——馬克·吐溫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讀人,比讀其他文字寫就的書更難。我認認真真地讀,讀了大半輩子,至今還沒有讀懂這本“人之書”。

有的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願意把傘借給你,而下雨的時候,他卻打著傘悄悄地先走了——你讀他時,千萬別埋怨他。因為他自己不願意被雨淋著,也不願意分擔別人的困難,且是人家的雨傘,你能說什麼呢?還是自己常備一把傘吧。

有的人,在你有權勢的時候,圍著你團團轉,而你離職了,或無權無勢了,他卻躲得遠遠的——你讀他時,千萬要理解他。因為他過去是為了某種需要而讚美你,現在你沒有那種功力了,也就沒有必要再為你吟唱什麼讚美詩了。在此,你就需要靜下心來,先想一下自己過去是否太輕信別人呢?

有的人,在麵對你傾訴深情的時候,語言的表述像一條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卻潛藏著一股汙濁的暗流——你讀他時,千萬別憎恨他。因為凡是以虛偽為假麵來欺騙別人的人,人前人後活得也挺艱難,弄不好還會被同類的虛偽所懲罰,你應該體諒他的這種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歸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種的時候,他袖手旁觀,不肯灑下一滴汗水,而當你收獲的時候,他卻毫無愧色地以各種理由來分享你的果實——你讀他時,千萬別反感。因為有人肯與你分享豐收的甜蜜,不管他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理,都應該持歡迎的態度。你做出一點犧牲,卻成全了一個人的業績欲,慢慢地,會讓他學會一些自尊和自愛。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飾,且穿著顯示出一種華貴,而內心深處卻充滿著空虛,充滿了無知和愚昧,那種文化的形態,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你讀他時,千萬別鄙視他。因為他不懂得服裝是裁縫師製作的,僅僅是貨幣的標誌,而人的知識、品德和氣質,卻是一個人真正的人生價值。對於庸俗的人,你應及時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

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讀真、讀善、讀美的同時,也讀道貌岸然背後的偽善,也讀美麗背後的醜惡,也讀微笑背後的狡詐……讀人,最重要的是讀懂怎樣的人。讀人,是為了要做一個真正的人。

因此,讀人時,要學會寬容,要學會大度,由此才能讀到一些有益於自己的東西,才能讀出高尚,才能讀出歡樂,才能讀出幸福。盡管我還沒有讀完這本“人之書”,但我會一直努力從各個方麵去閱讀。

在我們的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我們無法把握時間去改變這些,但是我們卻可以用自己的心去珍惜自己生命中存在過的人。與每一個人的相遇都是一種機緣,當有一天,我們回首的時候,發現那些當初很要好的人已經是天各一方,每個人都開始了沒有我們的日子,後悔當初隻因為一句話的彼此傷害,沒有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愛你所憎恨的人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

——斯賓諾

到京東看畫,看朋友的畫。朋友從老家來,在通州鄉裏買了一塊地,有好幾畝吧。砌了一座樓,兩層,坐北朝南,歐式。餘下的地方,辟作了花園——圖紙上的,暫時半充菜園,半為荒廢,蕪雜叢生。進得院門,有狀似牛犢的花臉狗虛作恫嚇,主人一聲斷喝,就立馬搖尾乞憐了。

狗的反應就是敏捷。進門,這回是客廳的門,進去了才知道,不是客廳,是展廳。既然來看畫,主人就直接把我們領到畫的前麵。

一百平方米的展廳,四壁掛滿了作品。油畫,超級寫實主義。這是同伴說的,我不懂,換作照相寫實主義,明白了,就是畫得跟真的一樣。

瞧這幅:一副自行車龍頭,老式的,彎把,帶鈴——這是我年輕時騎的那種,永久牌的——外太空來物一般,突現在畫框的正中。是要破畫向我飛來?抑或是等待我飛身躍跨上去?說是照相寫實,其實比相片更具質感。金屬的鋥亮耀得目眩,黑色的塑料把手猶散發著多情的體溫。

又一幅:書案之側,插滿毛筆的竹筒,打開的書,迷你的盆栽仙人掌,筆杆上鐫刻的小字:“壯誌淩雲”,清秀在目,書頁上的唐詩,李商隱的《無題二首》,豎排,仙人掌的纖刺,柔然挺然……並非一種風格,也有抽象的,我是外行,說不出什麼流派、什麼主義,遠看似星雲在爆炸,熔岩在流淌,繁花在綻蕊,近觀,隻見色彩的揮霍、擠壓、呼嘯。

看累了,看暈了,主人引我們去隔壁休息,這應該是客廳。我說“應該”,因為感覺上仍是展廳,外加畫室。畫布上的底稿,是一尊石獅,旁邊擱有照片,不知攝於何府何門。壁上掛的畫,基本是饋贈,都是同行送給他的,無非是山水、花鳥、人物,以寫意的居多。唯有一幅,掛在電視機後麵的,是卓別林風格的漫畫——這是我的杜撰,作品由十多個獨立的畫麵組成,乍一看,宛如卓別林的電影海報,仔細看,不對了,人物的打扮、姿勢像卓別林,麵孔卻是東方的,而且,而且……那五官,隱約有點像他的一個同行,也是我們共同的熟人。

“我知道你會認出他,”朋友說:“這畫平時掛在書房,今天特地掛出來給你看的。”

“這是不是,嗯,有點無聊?”我說。我知道這是他的仇人。其實也談不上有多大的仇,那位仁兄,畫藝不如人,偏生搗鬼有術,常常在關鍵時刻,比如畫作評獎啦、美協增補理事啦之際,背後施一些鬼蜮伎倆,搗朋友的空,於是就結下了梁子。

“你就這樣報複他?”我問。“不是報複,隻是化解。”朋友說:“報複是你一拳來我一拳去,看似痛快,實際等於幫對方的忙,因為你出拳之時,首先傷害的是你自己——你的情緒,你的心態,你的健康。我的漫畫是喜劇式的,把他的明槍暗箭化作輕鬆一笑。耶穌說:‘愛你的仇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淩辱你的,要為他禱告。我是凡夫,是性情中人,耶穌的告誡,無論如何做不到。但我可以把恨變成笑,在一種居高臨下的睨視中,把他的一招一式化解為動力的營養。”

“這也是2l世紀的醫學,”我說,“惡劣的情緒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對身體非常不利,而愉悅的心情,有助於健康長壽。”

“我也是慢慢摸索出來的,生命,說到底,就是自身和周圍世界的一種大交換,包括物質和精神。”朋友說。

“以陰暗交換陰暗,以快樂交換快樂,這也叫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說。

玩味漫畫中的那位仁兄,設想他的卑劣和渺小,禁不住悲從中來。

“你有仇人嗎?”朋友顯然誤解了我的神色,突然冒出一句:“跟我說沒關係,我也給你畫這麼一幅。”

“沒有。”我斷然回答。“從前是有的,記得嗎,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仇家死了》。真正的仇家,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人生的一種激勵,是成功之路必不可少的點綴。然而死了死了,一死百了。從那以來,生活路上大大小小的幹擾,當然不會或缺,但是,我不再把對手當仇人,那樣高抬了他們,也貶低了自己,我隻是對他們心存悲憫,連嘲笑也不夠格。”

“唔……你似乎比我進了一步。”朋友沉思片刻,說,“看來,我得把這畫燒掉。”

於是摘畫,掏出打火機——眾目睽睽之下,那幅漫畫頓時化作了嫋嫋青煙。

每一個人的心靈都有一扇窗。打開房間的一扇窗,清風就會透過窗台,吹拂到我們的臉上;花香也會隨之而至,使整個房間充滿香氣。打開你的心窗,將真實的自己展示給眾人,接納別人的見解與主張,在與他人的分享與交流中感受一種思想共通的歡欣與喜悅。打開心窗,讓陽光照亮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