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1)

生知七曜曆,手畫三軍勢。

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李榮保在經曆允禩風波後,雖官複原職,卻讓父母受到驚嚇,不久便撒手人寰。為慰籍父母在天之靈,便讓眾福晉與女兒雲岫在家中抄頌《大金剛》《金剛般若波羅密心經》。

康熙六十年一日,雲岫如往常般抄著經文,低著頭久了,脖子不由發酸,於是伸手揉揉,起身走到窗前。時值冬日,陽光不似夏日那般明亮,照在街台上,反射出青色的光來,讓人心底生寒。屋內的碳盆火燒的正旺,發出嗶啵的聲響。

正出神之際,卻見一道青色的影子入了廳堂。隻見李榮保施禮道,“雍親王吉祥。”雲岫忙盈盈拜下。胤禛笑容可掬,親自上前扶起李榮保,“今日散朝無事,路過,念起大人平白受冤,害的李老先生與肖老夫人雙雙而亡,實在是惋惜,還請大人及夫人節哀。”李榮保夫婦忙又施禮。

胤禛環顧屋內,擺設極為簡單,滿桌皆是經文,信手拿起一張,隻見此字寫的精楷,筆力剛勁,忍不住誇讚道:“此筆鋒大有歐陽洵之骨,柳公權之,是出自誰筆?”李榮保忙道:“王爺乃書法大家,連皇上都讚親王之楷筆,小女拙筆,在王爺麵前獻醜了。”胤禛聞言,不禁對麵前的女童打量一番,隻見她氣度非凡,小小年紀竟有一派雍容之風,不禁滿心歡心,麵帶微笑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師從何人?”雲岫見其和藹,心中也並不害怕,答道:“民女雲岫,今年九歲,自幼跟從叔父學習。”聲音洪亮,談吐大方且不卑不亢,胤禛不禁打從心眼裏喜歡:“給本王再寫一副可好?”雲岫也不推辭,略加思索提起筆來寫下聖祖康熙一首五言絕句,《古北口》

斷山踰古北,

石壁開峻遠。

形勝固難憑,

在德不在險。

胤禛站在旁邊見她揮筆嫻熟,字字流暢,結構嚴整,連聲說好。於是問她可能解聖祖詩意。雲岫答曰:“師父講過,自己才知道‘在德不在險’一句,是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到傳》。長城中險固,沒有德政,沒有明政,雨好天險也是擋不住我滿族巴圖魯。隻有事理洞明,修仁、修德、修明,才能治理天下。”胤禛點頭誇讚,伸手把雲岫摟到懷中:“素聞李公博學多才,沒想到女兒小小年紀便如此聰穎。”又低頭道:“雲岫,可願隨本王回府?”雲岫不知所以,扭頭看向阿瑪。李榮保聞言趕緊跪下:“下官老年得女,還請王爺……”一句話在嘴邊打轉卻不知如何繼續,隻是一個念想,萬萬不能讓人搶了女兒去。胤禛笑道:“本王玩笑而已,李公莫要驚慌。”鬆開雲岫,伸手虛扶李榮保一把,緩緩起身“今日多有打擾,本王告辭了。”聽到這話,李榮保如盟大赦,趕緊起身把王爺送到了門口。

李榮保送走雍親王後,叫來雲岫,把女兒摟在懷中,“岫兒,以後切莫展耀學問,你剛才對《古北口》一詩的理解是對的,隻是理解不甚透徹。自古以來,帝王應以仁義治國,而不僅僅是修仁、修德、修明。”雲岫聽的認真,乖巧答道:“女兒記住了。”胤禛回府後,叫來四阿哥弘曆、五阿哥弘晝。

雍親王把剛才雲岫敬錄聖祖康熙的字幅拿出來讓兩位位阿哥看,道:“這是是一位九歲的女娃所寫,你們如不用心上進,可連女童都不如了。”

弘曆認真看著,覺得此書筆法有力,不禁暗暗佩服,問道:“阿瑪,這是誰人所做?”

胤禛知弘曆素來好學,抬眼見他臉上少有的顯現出敬佩的神色,滿心歡喜道:“這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的女兒寫的,你們都要向她學習才是。”

弘曆恭敬道:“可否請阿瑪贈予兒臣?”

胤禛見其目光炯炯,不禁有多了幾分歡喜,隨手遞予他。累了一日,便讓他們都回去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