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征西將軍不斬之恩!”鄧忠、師纂發誓般地說,“來日再戰時,末將定拚死而戰,將功折罪!”
鄧艾神情嚴肅地掃視了一遍眾將,冷峻地說:“汝等各回本部,整頓兵馬,嚴加戒備,以防蜀軍夜間下山劫我營寨。明日辰時,再來聽令!”
眾將退出大帳以後,鄧艾靜坐了一會,然後大聲吩咐親兵:“取筆墨紙硯來!”
張遵和諸葛尚勝利返回營寨,安頓好兵馬,喜氣洋洋地來到中軍大帳。雖然張遵沒能按他的本意活捉鄧忠、刺死師纂,但也總算出了一下幾天來一直憋在心中的那股子惡氣,挽回了一點在涪城時丟失的麵子,心中覺得舒暢了許多,聲音洪亮地說道:“末將奉衛將軍之命,下山迎戰魏軍,現已把魏軍殺敗,特來交令!”
“張將軍辛苦矣!”諸葛瞻滿麵笑容地瞧著威風凜凜的張遵,心中甜絲絲的。
今天的這一仗,雖然算不上什麼大仗,也算不上什麼大勝,但是對於諸葛瞻來說,其意義卻是非同小可,遠遠超過了勝利的本身:這不僅是他領兵出征以來的第一個勝仗,也是他有生以來所打的第一個勝仗!這勝仗就像一縷曙光,給他以很大的鼓舞,使他從中想到即將出現的滿天朝霞;又仿佛是一粒火種,點燃了他胸中的熱情之火、希望之火,使他對這場戰爭的前途充滿了勝利的信心!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將會在他的記憶中留下一個永不磨滅的印象!
此時的諸葛瞻,好似一位初次出獵的新手打到了一隻野兔,盡管所獲並不是很大,但卻使他對自己打獵的本領產生出一種自信,並由獵取到野兔想到獵取虎豹熊獅!他喜形於色地打量著張遵,抑製不住內心激動,讚歎地說:“真是虎生虎,豹生豹,張將軍果然勇猛無比,猶如張飛老將軍再現!”
“衛將軍過獎矣!”張遵經諸葛瞻這一讚揚,心中不免有點暗自得意,但卻故作謙遜地說,“末將今日之勝,一靠衛將軍大力提攜,使末將有用武之地;二賴小將軍奮力相助,使末將無後顧之憂。以末將之見,小將軍雖然年少,然而卻身手不凡,猶如當年之趙雲老將軍,前途不可限量!”
諸葛尚初次上陣,就打敗了一員久經沙場的戰將,心中已有些沾沾自喜,又經張遵這一讚揚,便有點飄飄然了,口氣挺大地說:“父親若再遲些鳴金收兵,張將軍與孩兒定會把那些魏軍將士趕盡殺絕!”
諸葛尚的話又勾起了張遵那樁還沒有完全了結的心事,深感遺憾地瞅著諸葛瞻,惋惜地說:“末將與小將軍頗有同感,衛將軍若晚些鳴金收兵……”
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黃崇插言道:“是我怕詭計多端之鄧艾設下伏兵,故而勸說衛將軍鳴金收兵。”
立功心切的張遵聞聽此言,大為不滿地瞥了黃崇一眼,不悅地說:“山下平坦開闊,無溝無坎,鄧艾在何處埋伏兵馬?”
“山下雖平坦開闊,但卻是竹林處處,埋伏上兩三千兵馬有何難哉!”黃崇據理而爭,“鄧艾老謀深算,善設伏兵,連大將軍亦曾多次中其埋伏,損兵折將。張將軍應當痛定思痛,切莫忘記了前車之鑒!”
張遵雖然武藝出眾,但卻口拙舌笨,不善言辯,隻是忿忿地瞪著黃崇,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黃參軍也是一片好心,張將軍不必為此而抱憾。”諸葛瞻瞧瞧黃崇,又瞅瞅張遵,和顏悅色地勸解著他二人,“大戰在即,我等應當齊心協力,共同對敵。今日一戰,隻不過是牛刀小試而已;來日決戰之時,張將軍定可大顯身手,報仇雪恥,重振張氏之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