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張遵壓陣的諸葛尚見此情形,也不甘寂寞,縱馬衝出了本陣,攔住了師纂,與之廝殺。諸葛尚年輕氣盛,又是初次上陣,立功心切,鬥誌高昂,意欲盡快把師纂刺於馬下,以顯示一下他的本領。因而,他飛快地舞動著手中的那杆長槍,一下緊似一下,一槍重於一槍,接連不斷地刺向師纂。師纂雖然是員戎馬半生的戰將,但卻把諸葛尚這個不畏虎的初生牛犢奈何不得。
就在諸葛尚與師纂相持不下時,鄧忠已經招架不住張遵的那杆蛇矛了,隻好虛晃一槍,逃回本陣。師纂見鄧忠已經敗下陣去,無心再戰,也一撥戰馬,逃了出去。張遵和諸葛尚帶領著兵馬,乘勝掩殺過去,一陣子亂殺亂砍,斬殺了五六百名魏兵。張遵和諸葛尚還想繼續追殺下去,忽聽得鹿頭山上已經鳴金,隻得收住兵馬,返回營寨……
鄧忠和師纂收攏起殘兵敗將,回到營寨,去見鄧艾。鄧艾見他們大敗而回,不由得勃然大怒,厲聲喝問道:“我令汝二人前去討戰,為何狼狽而返?”
鄧忠低下腦袋,紅著臉說:“張遵武藝高強,力大無比,末將實在難以抵敵……”
師纂羞慚地回答:“那員小將槍法精湛,身手不凡,末將一時勝其不得……”
“強詞奪理,一派胡言!”鄧艾怒視著鄧忠和師纂,高聲說,“鄧忠、師纂畏敵怯陣,作戰不力,毀我軍威。來人,速將此二人推出大帳,斬首示眾!”
親兵雖心中不情願,但卻不敢違抗鄧艾之令,隻好反扭住鄧忠和師纂的雙臂,把他們推出了大帳。
牽弘、王頎和楊欣等人見此而色變,慌忙跪倒在鄧艾的麵前,苦苦哀求著鄧艾:
“張遵乃張飛之孫,確實驍勇異常。在涪城時,我等四人圍而攻之,尚且戰他不下,今日鄧忠一人與他單打獨鬥,豈能抵敵,安能不敗……”
“鄧忠自離開陰平以來,疲於奔命,從未得到過好好歇息,已是精疲力竭,豈可與以逸待勞之張遵為敵……”
“鄧忠、師纂乃我軍兩員戰將,來日與蜀軍進行決戰之時,少他二人不得……”
其實,牽弘、王頎和楊欣等人哪裏曉得:鄧艾大發雷霆,要斬鄧忠、師纂,並不是出於真心,而不過是要殺雞給猴看,故意做做樣子,以激勵全軍將士在來日與蜀軍進行決戰時奮勇殺敵!鄧艾認為,今日的這場戰鬥,從表麵上看是張遵和諸葛尚勝了鄧忠和師纂,但從實質上看,真正取勝的是他,而遭敗的卻是諸葛瞻!自從他發現了諸葛瞻在用兵上的失誤後,心裏已經踏實多了。現在最令他擔憂的就是諸葛瞻緊閉寨門,據山而守。如果真是這樣,他就要付出較大的代價,多損耗三五千兵馬,方可消滅這支蜀軍兵馬。他最希望的就是諸葛瞻下山與他進行交戰,使他既能消滅這支蜀軍兵馬。又可減少自己的損失,為下一步攻取成都多保存些實力……他今天派遣鄧忠、師纂到鹿頭山下討戰的目的,隻是試探。隻要諸葛瞻派遣兵將下山應戰,無論是勝是敗,真正的贏家都是他,而輸家卻是諸葛瞻!從這種意義上說,雖然鄧忠、師纂大敗而歸,並損失了五六百兵馬,但這卻為來日的大勝奠定了基礎……
鑒於這種原因,鄧艾豈能當真殺了鄧忠和師纂!如今眾將又在為鄧忠和師纂求情,鄧艾便見好就收,適可而止,下令把鄧忠、師纂推回大帳,仍舊裝出一副餘怒未消的樣子,聲色俱厲地說:“看在眾將麵上,我暫且饒汝二人一死;來日再戰之時,如再畏敵怯陣,不能取勝,定斬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