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康格夫人(1 / 3)

一天早朝的時候,一位大臣報告說美國大使康格夫人要想私見太後,請太後定一個日期。慈禧命慶親王暫且不要答複康格夫人,讓她仔細想想再決定。退朝後,太後命將她的中午飯送到山頂上的排雲殿內。慈禧願意走,別人隻得跟著她。要到達山頂必須走過三百七十二級階梯,還要爬過一段崎嶇的山路。對於爬山,慈禧毫不感到困難,看著兩個小太監分別扶著太後的左右臂登山,實在有趣得很。慈禧全神貫注地爬山,一句話都不說。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大家已經精疲力盡了。慈禧自已是個善於走路的人,看到女侍官們這樣覺得很好笑。慈禧好勝心極強,無論在遊戲上,或是在體力上,看到人家不如她,她總覺得很高興。她喜歡聽恭維的話,不過若恭維得不恰當,反而惹她發怒。所以即使恭維她也得非常小心。

排雲殿是一所美麗的宮殿。前麵有一個廣場,像庭院一般,滿栽著鬆柏和夾竹桃。樹下有一張瓷桌,幾個瓷凳。太後坐在她的黃緞凳上,靜靜地飲茶。這天雖然是晴天,可是風很大,太後稍坐了一會兒,說風太大了要進去,這正是大夥所希望的。德齡輕輕地對皇後說:

"我正恐怕大風會把我的首飾吹下來呢。"

太監送來了午膳,在桌上排好。皇後向女官們做了個手勢,叫她們跟著她去,於是她們就跟著她走到後廊。宮中的窗都開得很低。

沿著窗,凸出在廊下的是一排長凳似的東西,約有一英尺寬,她們坐在那上麵--這裏除了太後的椅子外,是沒有第二隻椅子的。皇後問德齡是否看出太後似乎有心事,她說大概太後是在想早晨慶親王所提起的私見的事。皇後說猜得對了,"你可曾聽到什麼關於私見的事情?大概定在什麼時候?"她說太後還沒有答複。

這時候,慈禧已經吃好了,在房間裏走來走去看她們吃,她走到德齡母親麵前說:

"我真不懂康格夫人為什麼要求私見,大概她要對我說什麼話。我希望能預先知道那是什麼話,也可以準備一下該怎麼回答。"裕庚太太說也許康格夫人那裏有什麼人要想見太後。

"不會的。"慈禧說,"凡是要見我的人,事先都有一張名單開上來的,正式的朝見我倒不大在意,我就不願意私見。你們知道,當然外國人也很友好,有他們自己的規矩,可是在禮法上講起來,他們總不如我們,可能我有些保守,因為我尊重我們的習慣。在我活著的時候,不願意看見人家來變更它。我們中國人自小就受禮儀之教。你們把中國舊禮教和外國的新的比比看。大家似乎喜歡新的,所謂新的就是指基督教,他們是主張把祖宗牌位都要燒掉的。我知道我們這裏有許多人家被外國傳教士弄得家破人亡,這些傳教士,專門對年青人施加影響,去信他們的宗教。現在我要告訴你們:為什麼對於康格夫人要求私見,我感到不安,就因為我們是禮儀之邦,太講究禮貌了,不好意思當麵拒絕人家的任何要求。可是外國人不能體會這一點。現在我就預備這樣:無論他們要求我什麼,我就幹脆對他們說: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我必須和大臣們商量一下。我雖然是中國的太後,也得遵守中國法律。老實說,我非常喜歡尤奇達太太。她總是那麼溫雅,從來不問那些愚笨的問題。到底日本人和我們相像。去年,你們還沒有進宮,康格夫人帶著一個女教士來要求我在宮中設立一所女學堂。我不願意當麵拒絕她們,就說讓我慢慢考慮。你們想想看,宮中辦起學校來,這不是笑話嗎?就算辦起來了,叫我哪裏去找這些女學生呢?我覺得我們現在這樣已很好了。我不願意叫皇親國戚的子弟到宮中來讀書。"

太後說到這裏,大笑起來,其餘的人也跟著笑起來。

"我知道你們一定要笑的。"太後說,"康格夫人是個好人,美國和中國交情也很好,尤其是光緒庚子年美國人在宮中的行為我很感激。不過總不能叫我相信他們的宗教。李蓮英說外國教士有一種藥,給中國人吃了,中國人就會自願信他們的教。於是他們再假意叫中國人仔細想想,說他們是不願意強迫人家違反自己意思而信教的。傳教士還要挾持中國的小孩,把他們的眼睛挖出來做藥。"德齡告訴她這是有人造謠,她曾碰到許多教士,他們心腸都很慈悲,願意做各種事情來幫助受苦的中國人。她又告訴她,他們怎樣救濟孤兒--給他們住所、衣服、食物。有時候這些教士到內地去,看到有些盲童和殘廢的孩子被他們的父母所棄,就領他們回來撫養他們成長,這種情形已看到不少了。她又告訴她,他們怎樣辦學堂,怎樣幫助窮人。

"當然我是相信你的話的,"太後笑道,"不過這些教士,為什麼不在自己國裏幫著自己的百姓呢?"德齡想要讓太後知道,這些教士在中國曾遭到了怎樣的毒手,在一千八百九十二年六月,有兩個教士在漢口附近的武穴被殺,教堂也被暴徒焚毀。經過了種種困難,才捉到三個凶手,照中國的法律,判決他們在站籠裏站死。官府裏還拿出了撫恤金給死者的家屬,才算了事。一千八百九十三年,宜昌附近的天主教堂被毀,暴徒說他們看到許多中國盲童在教堂裏,他們都是被教士們,挖去了眼睛,而關在教堂裏做苦工的。宜昌的知府也相信這些話,於是,辦案人員把盲童帶到衙門裏來,當麵問問他們是不是這樣。知府是個究凶極惡的人,並且對外國人極端仇視,他把這些盲童召來先給他們好好地吃一頓,然後叫他們說教士的確挖他們的眼睛。可是第二天這些孩子被帶到衙門裏的時候,都說教士待他們非常好,給他們住好的房子,食物和衣服。他們的眼睛在信天主教之前就瞎了的。他們又說知府教他們說謊,說教士挖了他們的眼睛,可是他們不願意。他們要求再送他們回教堂的學校裏去,他們在那裏非常快活。太後說:

"他們幫助中國人解除一些痛苦,這一點是好的,就像我們如來佛,他還挖了自己的肉去喂饑餓的鳥呢。不過他們要是不勸中國人信他們的教,讓我們信自己的教,這樣我就讚成了。你知道義和團是怎麼起來的嗎?這就要怪中國的洋教徒了,他們待義和團裏這批人非常苛刻,自然義和團就要報仇了。不過沒有知識的人就有這種缺點,他們總是做得太過火,並且想趁此機會發發財,於是在京裏到處放火搶劫,不管是誰的屋子,隻要他們能搶到錢,就要放火燒,中國的洋教徒是最壞的人。他們在鄉裏橫行不法,搜刮窮苦的鄉下人。教士還要袒護他們,為的是自己可以可以從中得到好處,中國的洋教徒若犯了法被帶到衙門裏,他們跪都不肯跪下,不遵守中國法律,還要對長官無禮。這些教士就完全聽了犯人的話,不管他們是對是錯,都要替他們辯護,一定要放了他們才罷休。你還記得從前你父親所定的有教案時對待教士的法則嗎?我知道平民中有不少信了洋教--也許有些是因為有特別的困苦,但我不相信中國的上等人也會信洋教。"太後說到這裏,向周圍看看,輕輕地說:"康有為想叫皇帝入教,我活著一天,他們就休想。我也承認在有些地方,像海陸軍和機器,是外國的比我們強,要說到文明程度,我們中國就是第一等。我知道有許多人說朝廷和義和團是有關係的,其實並不。我們一知道亂事發生,馬上派兵鎮壓,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我那時候決心不離開宮。我已經是一個老太婆了,死活早不放在心上,但是端王和輔國公載瀾勸我馬上就走。他們還要叫我假扮了別人出去,我大怒,堅決拒絕了他們。後采我回到宮裏,有人告訴我外麵傳說我走出的時候,穿了宮中一個老仆的衣服,坐了一輛破騾車,而那老仆卻穿了我的衣服,坐在我的轎子裏。我不知道這些故事是誰編出來的。當然人家一聽就會相信,並且很快這個故事就會傳到外國去的。

再說到義和團亂的時候,我是多麼苦啊,宮裏的人沒有一個願意跟我走。有些在我還沒有決定走的時候,就逃得無影無蹤了,有的雖然不走,卻不做事情,站在旁邊冷眼看著。我下了決心問問有多少人願意跟我走,我說:你們願意同去的就跟我去,不願意同去的就離開我好了。出乎我意料之外,來聽我說話的人極少,隻有十七個太監、兩個老媽子和一個宮女,那就是小珠。隻有這些人說,不管怎樣他們總跟著我。我一共有三千個太監,可是他們都跑了,我要查點都來不及。有些還要當麵對我無禮,把我貴重的花瓶在石板上摔得粉碎。他們知道我沒有時間去責罰他們,因為情況非常緊急,我們馬上就要動身了。我大罵,禱告祖宗在天之靈保佑我。每個人都和我一同跪下禱告,和我同走的惟一的親屬就是皇後。有一個近親平時我待她極好,我給了她想要的一切,這次居然也不願意和我一同出走。我知道她為什麼不肯同去,她想一定有外國兵進來把我們一齊捉住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