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朝暴政之毒瘤
秦王嬴政從公元前238年親自處理朝政時起到公元前221年的短短十七年間,憑借他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遠交近攻的對外戰略,先後征服六國,結束了戰國割據的局麵,統一了全中國。他覺得自己平定六國,使天下得以一統,如果不改掉以前的“王”號,不能算是成功,也不足以流芳後世,於是命眾大臣商討。眾大臣提議說:“古時候的五帝隻統治千裏左右的地方,現在陛下已經滅六國,統一天下,五帝是不能與陛下相比的。我們聽說古時候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數泰皇最為尊貴,所以我們認為陛下稱‘泰皇’最恰當。”嬴政思考了一會後決定去掉“泰”字,隻采“皇”字,再跟五帝的“帝”字合並,稱為“皇帝”,有功過三皇、德超五帝的意味。於是他當即下令廢除諡法,自稱始皇帝,以後稱二世、三世,乃至千萬世。
秦朝不同於夏商周的最大特點就是建立了封建專製的中央集權政體。廷尉李斯力排眾議,主張廢除分封諸侯的舊體製,實行郡縣製。秦始皇采納他的建議,宣布說:“天下戰爭不息,就是因為諸侯國各自為政。”於是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後來征服百越,又增設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共四十郡。一切國家大事都由皇帝決斷,又設立丞相、禦史大夫、太尉,稱為“三公”,作為皇帝處理政治軍事的助手。
秦朝疆域廣大,東至東海,南至五嶺,後又擴展到百越地區,西北以萬裏長城為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秦始皇下令平毀戰國時代諸侯各國在交界處所修建的長城巨塹、城郭要塞,從而消除了阻礙交通以及造成分裂割據的地理因素。他又以都城鹹陽為中心,修建通向全國各地的行車跑馬的大路即馳道。馳道寬五十步,用鐵椎築土,非常堅實平坦。馳道中央寬三丈,是皇帝獨用的道路,兩旁種鬆樹。馳道對發展陸路交通起了巨大作用。秦始皇還下令疏通水路。首先是撤除各國所築的阻塞水道的堤防,然後疏通加深“鴻溝”,聯通黃河、淮河、濟水、汝水、泗水等河道,以發展中原地區的水上運輸。在吳、蜀、楚等地也大興水利工程,構成了有助於經濟發展的交通網絡,收到行船與灌溉雙重效益。其中最偉大的工程首推“靈渠”。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為了經營嶺南地區,任命天才的水利專家史祿負責修建一條連接湘江與桂江的人工運糧渠道。史祿測量地形,精心設計,在湘江上遊的江水中修築一道犁頭形的石堤,把湘江分為南渠和北渠。北渠水仍按原河道流向中下遊,進入洞庭湖;南渠水則越過高地跟桂江上遊相通。為了與桂江上遊相通,史祿開鑿了六十裏長的人工渠道,渠道中修建若幹個鬥門,通過蓄水或排水控製船隻升降,從而使湘江中的船隻可直達嶺南。這項工程號稱“靈渠”。它的修建,在兩廣開發史與航運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曆史功績。
萬裏長城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建築。它成為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象征,很多抗敵名將被人們譽為“國家長城”;它有時也象征著保守落後,象征著與外族隔絕。秦築長城,始於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奪取了河套西北部地區,設置四十四個縣。接著又調集了大約五十萬民工修築長城。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將過去燕國、趙國、秦國的舊長城連接起來,擴充延長,隨地形起伏,蜿蜒一萬多裏,世稱“萬裏長城”。蒙恬則率軍駐紮在上郡,負責守衛。長城的建成,為中原地區防衛遊牧民族的侵擾構築了一道堅固的屏障,在曆史上是具有積極作用的。所以後代各個王朝都對長城進行修複和擴建,明代所修長城至今仍完好地保存著自嘉峪關至山海關一段的大部分城牆。秦修長城曾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凝結著人民血淚的長城歌謠,在漢代還廣泛傳唱。民眾還創作了孟薑女哭倒長城的故事,控訴封建專製的淫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