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左右,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到浙江省海寧市的鹽官鎮觀看著名的錢塘潮。“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是宋代文學家蘇軾讚詠錢塘潮的名句。八月十八這一天的錢塘潮宏偉壯觀,最具觀賞性。人站在岸邊,未見潮影,先聞潮聲。錢塘潮中最著名的是“一線潮”。一線潮來臨前,遠遠地會聽到轟隆隆的巨響,漸漸地,響聲越來越大,不久在遠處的江麵上會出現一條白線。然後,白線迅速向西移動,再近一些後,白線則變成了一堵水牆,很快地,潮湧如萬馬奔騰般,洶湧著來到了人的眼前。
錢塘潮的出現據說與潮神有關,潮神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伍子胥,他是春秋時期楚國人,長期在吳國做官。
吳王夫差繼承王位後,日夜操練士兵,積極準備攻占越國,圖謀霸業。過了幾年,吳國發動了對越國的總進攻,消滅了越國軍隊的主力。越王勾踐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不得不派出大臣文仲向吳王夫差求和。正當夫差打算接受越國的求和時,大臣伍子胥勸說道:“勾踐最能吃苦了,現在如果咱們不殺了他,以後您會後悔的。”但是,越國當時已經偷偷地把八位美女送給了吳國的另一位權臣伯嚭,請求他為越國說好話。在伯嚭的讒言下,夫差最後接受了越國的投降。
此後,當吳國攻打齊國時,越王勾踐帶領自己的人馬幫助吳國作戰,同時,越國又不斷地把珍貴的寶物獻給伯嚭。於是,伯嚭就經常在吳王麵前替越國說好話。但是,伍子胥卻多次規勸吳王首先應當滅掉越國,可惜吳王根本聽不進去。這樣,剛正不阿的伍子胥也得罪了伯嚭。
有一次,伯嚭對吳王進讒言,說:“伍子胥每次都不讚成大王您攻打齊國,可是我們每次都能打大勝仗。而且,每次伍子胥都盼著我們作戰失敗,以便證明他的正確。還有,我聽說伍子胥居然把他的兒子寄養在我們的敵國齊國,這不是公然與大王您作對嗎?”
夫差聽了伯嚭的話很生氣,於是就派人把一把寶劍賜給伍子胥,讓他自殺。拿到寶劍後,伍子胥仰天長歎:“都是伯嚭這種奸詐小人當道,大王用人不明啊。我跟隨大王這麼多年,而今竟落到被賜死的境地!”自殺前,他吩咐他的門客:“我死後,記得把我的眼睛挖出來,將它懸掛在吳國都城的城門上,我要親眼看著越國是怎樣滅掉吳國的。”
吳王夫差聽到了伍子胥的話,惱羞成怒,就命人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袋子裏,直接投入錢塘江中。當把伍子胥的屍體投入錢塘江後,錢塘江立刻變得波濤洶湧,巨浪滔天,嚇得夫差趕緊逃離了江邊。後來,附近的老百姓都說伍子胥變成了錢塘江的潮神,他的怨氣太重了,於是錢塘江才會掀起這麼大的潮水。
果然,如伍子胥所預料的那樣,沒過幾年,越王勾踐就訓練好了軍隊,一舉滅掉了吳國,殺死了吳王夫差和奸臣伯嚭。
【地理探秘】
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陽對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潮汐每天都有,但是每年陰曆八月十八左右,海水受到月亮和太陽的引力最大,所以八月十八潮水就最大。
錢塘江的潮水比其他地方的潮水更為壯觀,這與杭州灣的特殊地形有關。杭州灣外寬內窄,好似喇叭口,當潮水剛進杭州灣時,水麵寬闊,但越往西越受河流兩岸地形的約束,使潮水不能變寬,於是潮水就聚積起來。這樣,潮頭越積越高,如同一道直立的水牆,向西推進。
因此,可以說是天文現象與地理因素共同造就了錢塘江大潮。
【博聞館】
錢王射潮
錢塘江的潮水自古以來就很大,潮水的衝擊力很強,所以海堤總是這邊才修好,那邊又衝壞了。五代時期,這一帶屬於吳越國。吳越國的國王叫錢鏐,他勇猛無比,人們都叫他錢王。
錢塘江的堤壩總是修不好,新修好的堤壩過不了幾天就被大潮衝毀了,官員們都說這是潮怪在搗亂。錢王聽完官員們的抱怨後,說道:“你們真沒用,小小的妖怪,就沒辦法對付了?”於是他把弓箭手召集起來,日夜進行操練。
在八月十八這天,也就是潮怪生日這天,錢王讓這些弓箭手擺好陣勢,等候潮怪的到來。不一會兒,潮怪站在潮頭上,自西向東飄了過來。錢王向它吼道“你要是想活命的話,就快快退去。”潮怪哪裏管這些,它施了法術,一個猛浪向岸邊拍了過來。錢王見狀,大吼一聲“放箭!”隻見萬箭齊發,大潮一下子退了回去,潮怪被趕跑了。
之後,錢王命令工匠抓緊修築大堤。大堤修好後,老百姓為了紀念錢王射潮的功績,就把這條海堤叫做“錢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