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位於我國江西省北部,長江中遊南岸,鄰近廬山。它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在地圖上看,它就像一個巨大的葫蘆係在長江的腰上。鄱陽湖分為南北兩湖,北部為西鄱湖,又叫落星湖,其水麵狹小,像葫蘆上部的長頸;南湖稱東鄱湖,也叫官亭湖,其水麵廣闊,如葫蘆的大肚,是鄱陽湖的主體。鄱陽湖是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基地,在每年秋末冬初時,從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等地會飛來成千上萬隻的候鳥,在這裏棲息過冬。由於這裏棲息著大量的珍稀物種——白鶴,所以又被稱為“白鶴世界”。
古代鄱陽湖被稱為彭蠡澤,又叫做彭澤或彭湖。相傳,古時江西經常發生大的旱災,老百姓生活十分艱難。這時,有一名勇士挺身而出,自告奮勇帶領人們挖湖蓄水。這名勇士就是彭蠡。在挖湖的過程中,人們毀掉了一隻蜈蚣精的洞穴,為了報複人類,這隻蜈蚣精就勾結了白毛鼠精對人們的挖湖活動進行破壞。當人們白天把土挖出來後,一到夜間,蜈蚣精和白老鼠精就使妖法再把土填回去。就這樣時挖時填,使得工程的進度十分緩慢。彭蠡知道原因後,就提著大刀去與妖精搏鬥。誰知道蜈蚣精和白毛鼠精妖法很強,很不好對付。它們一左一右纏住了彭蠡,因彭蠡勢單力孤,最後竟然敗下陣來。在危急時刻,幸好有一隻金雞解救了彭蠡。原來,這隻金雞是由天上的仙人酉星官變化而成的。為了阻止酉星官幫助彭蠡,白毛鼠精騙取了土地神的信任,讓土地神上天勸說玉帝。玉帝聽信了土地神的話,下旨招酉星官回宮。在酉星官臨走時,他將兩枚石蛋留給彭蠡,並囑咐他說:“四十九天後石蛋會孵化成雞,到那時你再去挖湖。”
四十九天後,彭蠡懷揣石蛋,領著人們去找那兩隻妖精。大戰重新開始,正當彭蠡又要戰敗之際,隻聽他的懷中幾聲“喔喔喔”的雞叫,一大一小兩隻金雞跳了出來。它們揮動紅冠彩羽,張口啄死了蜈蚣精。白毛鼠精見狀,嚇得掉頭便逃,這時,又從廬山上飄來一口大鍾,一下子把它壓住了。就這樣,大湖順利地挖成了。為了紀念勇士彭蠡,大湖就被稱作“彭蠡澤”了。大小金雞化成了大雞山、小雞山,那口大鍾化成了湖畔的石鍾山,共同守衛著碧波蕩漾的鄱陽湖。
【地理探秘】
其實,彭蠡澤在古代時還處在長江以北地區。到了隋唐時期,彭蠡澤的湖水不斷向南擴大,接近了鄱陽山(現在稱“長山”),所以後來人們就稱其為鄱陽湖了。
鄱陽湖是由長江遷移形成的河成湖。在公元400年左右,由於長江倒灌到贛江下遊平原,江水在那裏聚集形成了鄱陽湖。後來,湖水主要依賴於地表河流水量和雨水補給,主要入湖的河流有贛江、撫河、鄱江等。鄱陽湖還是一個季節性變化巨大的吞吐型湖泊,形成“洪水一片,枯水一線”的奇特景觀。在每年春夏之交,由於湖水猛漲,水麵會迅速擴大,形成碧波萬頃、浩渺無際的壯觀景象;但是到了冬季,湖水劇降,湖麵則驟然縮小,露出大片的灘地。
【博聞館】
中國的“魔鬼三角”
在鄱陽湖的北部,有一處被稱為“魔鬼三角”的神秘地帶——老爺廟水域。這個水域之所以有“魔鬼三角”的稱號,是由於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這裏已有一百多條船隻神秘地葬身湖底,許多船工被湖水奪去了生命。
據傳說,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時,朱元璋受困逃亡,有個老神仙派了一隻烏龜將他救出。此後朱元璋時來運轉,他不僅打敗了陳友諒,還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為了感謝當年搭救自己的烏龜,朱元璋在自己當年被救的地方修建了老爺廟。此後,隻要船隻行到這裏,漁民們都要宰殺公雞,祭祀烏龜,否則就會遭到船沒人亡之災。但即便如此,這裏還是不斷地有沉船事故發生,老爺廟水域對漁民來說簡直就是“鬼門關”。
現在,經過氣象人員的研究,終於揭開了魔鬼水域的神秘麵紗。老爺廟水域最寬處為十五公裏,最窄處僅有三公裏,而老爺廟就位於這最窄處附近。同時,鄱陽湖的西北麵臨近廬山,山的走向不僅與老爺廟北部的湖口水道平行,而且離鄱陽湖平均距離僅五公裏。當刮北風時,這種地形會使風速突然加大,從而導致船隻翻船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