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藏族高僧巧建橋——海螺溝冰瀑布(1 / 1)

海螺溝位於我國四川省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溝內的冰瀑布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冰瀑布,也是全球落差最大的冰川之一。海螺溝冰川眾多,其中最大的稱為一號冰川,大冰瀑布就位於這條冰川的上部。大冰瀑布寬1100米,落差達到1080米。這個巨大無比的固體冰瀑,仿佛從藍天直瀉而下的一道銀河,屹立在冰川上。當發生冰崩時,雪霧漫天,在數不清的冰塊滑落下來的同時,還伴有震耳欲聾的響聲,那宏偉的氣勢,堪稱自然界一大奇觀。

在這神奇的海螺溝背後,還有著一段傳奇故事呢。

唐東傑布是明朝時藏族的一位高僧,他知識淵博、心地善良,是傑出的佛學家、建築家、戲劇家,一生中在很多領域都取得過傑出成就。他還曾經雲遊印度、中原、康藏等地,在藏區修造了很多佛塔、橋梁。

在唐東傑布生活的時代,海螺溝那裏的交通還十分落後,不遠處湍急的大渡河水阻礙了兩岸百姓的交流,於是工匠們想在大渡河上架設一座鐵索橋,可是沉重的鐵鏈卻無法被牽到對岸,所以也就沒辦法建橋。附近的能工巧匠都來到大渡河邊想辦法,可是大家用了很多辦法,結果都失敗了。當時,唐東傑布正好從建橋的工地經過,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遠近聞名的建築師,於是請求他來幫忙。

唐東傑布讓工匠先用竹子編成繩索,然後將輕便的繩索係在兩岸。他還讓工匠在每根竹索上穿上短竹筒,再把鐵鏈係在竹筒上,然後讓人從對岸拉動早已拴在竹筒上的繩索。用這種方法,工匠們把竹筒連帶鐵鏈拉到了對岸。在工匠們拉動鐵索的過程中,唐東傑布看到他們很辛苦,於是就取出隨身的寶物海螺,用海螺吹了三聲。這神奇的海螺聲鬼使神差地減輕了鐵索的重量,於是工匠們很快就把鐵索拉到了對岸。這樣,鐵索橋很快就建好了。

後來,在去另一個地方建橋時,唐東傑布又一次經過海螺溝這裏。在白天時他急著趕路,晚上就睡在高山密林中一塊冰川巨石的岩穴下。早上醒來後,唐東傑布就在石穴口念佛經,麵向貢嘎神山跪拜。朝拜完神山,他取出隨身攜帶的海螺吹了起來。那海螺聲引來了樹林中的飛禽走獸,它們圍著岩穴聽他念經。即使在唐東傑布離開這裏後,飛禽走獸們還是在他吹海螺的時間聚集在岩穴的周圍,久久不願離去。

附近的人們都知道唐東傑布有一個隨身寶物海螺,為了紀念他的功績,人們就將他曾經居住過的這個溝命名為海螺溝。

【地理探秘】

大冰瀑布是如何形成的呢?高山上的積雪多,一層壓一層,雪粒會變成一種結構特殊的冰——冰川冰,這種冰越積越多,在重力下就會向下移動,這就是冰川。

在海螺溝一號冰川所經過的山體中,有一處巨大的陡壁,當冰川運動到這裏時,形成瀑布狀下降,成了一個巨大的固體冰壩,也就是大冰瀑布。

【博聞館】

蜀山之王——貢嘎山

海螺溝所處的山是貢嘎山,它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藏語中,“貢”有冰雪的意思,“嘎”為白色,“貢嘎”的意思是白色的積雪。相傳貢嘎山是一個美麗善良的藏族姑娘的化身。

很久以前,貢嘎山還沒有現在這麼高,那時有一個叫悠悠誌瑪的姑娘住在這裏。她和一群犛牛相依為伴。她喝犛牛的奶,用犛牛的毛做袍子。貢嘎山神——杜吉羅珠看到悠悠誌瑪後,不禁喜歡上了她,於是杜吉羅珠就變成一隻白羚牛來接近她。

悠悠誌瑪非常喜歡這隻白羚牛,就用它的牛毛編織了一件美麗的袍子,可這卻引起了其他犛牛的嫉妒。這群犛牛趁悠悠誌瑪不在的時候,一起圍攻白羚牛。被激怒了的白羚牛不得不進行反擊。犛牛群根本不是神牛的對手,一夜之間,幾隻犛牛就被劃破肚皮死掉了,而其他的犛牛也都被嚇跑了。

第二天,當悠悠誌瑪穿上用白羚牛的毛編織成的白袍,興高采烈地來到了牛場時,她看到的卻是倒在地上的幾隻犛牛,還有白羚牛皮毛上的斑斑血跡。

當明白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後,悠悠誌瑪悲痛欲絕,痛哭起來。杜吉羅珠自知已鑄成大錯,所以也沒有臉麵變成人形來安慰悠悠誌瑪,於是就悄悄地離開了。穿著有神力的白袍的悠悠誌瑪,在痛哭中變得越來越高,最終化成了巍峨的貢嘎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