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雲南省玉龍縣龍蟠鄉東北邊,有一座以奇險雄壯著稱的峽穀,叫虎跳峽,它的最窄處僅有30餘米,最深處達3900多米,是長江最深的峽穀。傳說借著江中巨石,猛虎能從一側的玉龍雪山躍至另一側的哈巴雪山,虎跳峽也因此得名。在虎跳峽峽穀中,滔滔的金沙江水被玉龍和哈巴兩大雪山所挾峙,蜿蜒奔騰流向東海。
關於虎跳峽的形成,在納西族中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呢。
相傳怒江、瀾滄江、金沙江是朝夕相處的三姐妹,三姐妹長大後,父母要把她們一同嫁往西方。三姐妹不想遵從父母的意願,就相約在出嫁的前一天偷偷跑出家門,陪金沙江去金太陽升起的東方尋找東海漁郎。
第二天早上,迎親隊伍來到了三姐妹的門前,嗩呐聲響個不停。父母叫女兒們出來坐花轎,卻發現房子已經空了,三姐妹已跑得無影無蹤。父母真是又氣又急,但他們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這肯定是聰明的金沙江出的主意。於是,父母把三姐妹的哥哥玉龍和哈巴喊了過來,對他們說:“你們快抄近路往東去,把三個妹妹攔回來。要是讓她們三個跑了,你們倆也就別回來了。”
兩兄弟抄小路朝著東方日夜不停地追趕,他們一路上跋山涉水、跨溪躍澗,漸漸超過了三姐妹,來到了麗江。兩兄弟決定守株待兔,原地休息等三姐妹經過這條她們前進的必經之路。等了很久,姐妹們還沒來,但玉龍早已經困了,眼皮直打架,於是他便對弟弟哈巴說:“咱倆輪流休息,我先睡一會,你守在這裏,等我醒了你再睡。你千萬不要睡著了,如果失職讓她們過去,就要按照家法砍頭。”哈巴答應了。玉龍便與哈巴抵足,坐在地上呼呼大睡。
逃出家門的三姐妹興高采烈地走在去東方的路上。突然,她們看到兩個力大無窮的哥哥擋在前方的路上,這讓性急的怒江和瀾滄江很害怕,不敢再往前走。大家商量之後,怒江和瀾滄江朝南跑了,大姐留下的腳印變成了南流的怒江,二姐留下的腳印變成了南流的瀾滄江。
孤單一人的金沙江並沒有害怕,她一心一意要去東方找尋自己的幸福。但怎樣才能躲過哥哥們的阻礙呢?金沙江想了一會兒,她忽然想起哈巴有嗜睡的毛病,於是她唱起了婉轉動人的歌聲。這歌聲在天空盤桓,嗜睡的哈巴聽得入迷,所以就變得不那麼專注,一會兒就睡著了。金沙江瞅準機會,從哥哥們的腳上跨過去,一路向東飛奔而去。
等到玉龍睡醒後,他發現哈巴因疏於職守讓妹妹跑了,於是他按照家法,強忍悲痛,拔出長劍砍下了哈巴的腦袋。轉眼間,玉龍和哈巴變成兩座雪山,因為哈巴被砍了頭,所以哈巴雪山比玉龍雪山矮了一截。而妹妹金沙江的足跡,變成了彎曲的虎跳峽,金沙江水在其中歡快地奔向東海的懷抱。
【地理探秘】
地球表麵由幾塊獨立的板塊組成,在板塊的運動過程中,虎跳峽地區的板塊慢慢抬升起來,但是板塊上的河流仍在向地下慢慢地滲透,經過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時間,河水就在這裏刻出了一道深深的峽穀——虎跳峽。
【博聞館】
長江幹流的不同名稱
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其流域麵積、長度、水量都位居亞洲第一位。長江全長6397公裏,流經我國的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長江是一個總的名稱,在不同的區域,長江又有不同的名稱。
長江發源於青海省唐古拉山脈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側,當地人稱之為沱沱河;長江在青海省境內的一段,則叫通天河。
當長江的幹流進入西藏、四川、雲南諸省區交界處時,便有了“金沙江”的名稱。金沙江奔騰在橫斷山區,古稱繩水、麗水。由於江中曆代出產麩金,南宋以後就叫它“金沙江”。
金沙江流至四川宜賓市與岷江相彙,開始稱“長江”。長江幹流自四川宜賓至湖北宜昌段,因為這一段長江大部分在四川境內,所以俗稱“川江”。
江蘇南京市以下的長江段,從隋煬帝時起就被稱之為“揚子江”。這是因為,在隋代時曾在今揚州市南的長江北岸建有揚子津渡口,後來到唐時又曾設置了揚子縣,所以才會有這個別稱。
此外,長江根據其流經的區域不同,還有峽江、荊江、楚江、潯陽江等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