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一幕真教榮玉兒看傻了眼,一向與世無爭的阿魯特皇後竟然偽裝得如此滴水漏,她將服作局的大師傅均召到長春宮,阿魯特皇後正在測量身材為自己準備歐式禮服。
“師傅,這歐式禮服坦胸露背的,真的不會不雅觀麼?”
“娘娘,亞洲人民穿歐式禮服外頭都披一個小坎肩,正所謂入鄉隨俗,歐式禮服到咱們這邊也會有為化的。”大師傅給皇後細致地測量歐式禮服各處要用的尺寸,“娘娘正是窈窕淑女,穿上這恰如其分的西式禮服可別有一番味道。”
“皇上都不在了,本宮有沒有味道可就全靠各位師傅的巧奪天工之手了嗬,平日不講究的,本宮不在意,可如今事關皇族顏麵,各位師傅切要打起十二萬分精神縫製這禮服了。”
測量完畢後,大師傅們捧著圖紙與尺寸退出了長春宮,眾位大師傅回到了服作局,首先用白胚布縫出了衣裙的大樣,四五個師傅趴在工作台上為自己負責的那部分“錦上添花”,共曆一百六十多個工作時,縫法兒縫製麵成,毛鋒濃密油亮,其前胸以東珠嵌造滿月之形,抹胸禮服上身緊緊包裹著皇後豐滿的胸脯,凸凹有致的載剪隻令皇後原來就很突出的身材愈沒處藏了去,帽作送來一項純羊毛呢製的黑色禮帽,此乃法方為表誠意而送。
清宮之內,因西宮娘娘肖羊又乃當權者宰羊食羊一直為忌諱,此次法方所贈禮帽與禮服本為一套,皇後夫君駕崩在,怎能戴一頂鮮花開滿的禮帽在頭上,她將禮帽送至帽作,命婦人將鮮花全部撤下,換上白色茶花,表示對皇上的哀思。禮服原本是杏底緞縫製滿彩色花朵。在中國,此等服裝對亡者大不敬,何況乃當今聖上,諸臣皆勸皇後此時謹言慎行,若教西太後捉住什麼把柄,其罪責可能牽連甚廣。
西太後在舟車勞頓的情況下仍匆匆趕回紫禁城,如今安頓好了皇上,她可以一心一意地對付小皇後,阿魯特氏與西太後鬥終究是嫩了些,先皇才剛剛駕崩,她便忍不住要大出風頭,不僅接受法方所贈的歐州禮服禮帽,還答應去赴大使館的鴻門宴,自以為一介女流可以憑一張嘴皮子解決政治紛爭。阿魯特氏原是東太後力保的登極人選,瞧她與蘭兒年輕時的作派有過之而無不及,心中隻暗歎蘭兒眼光之毒辣,竟將這溫馴外表下這顆躁動不安分的心看得如此透徹。東太後獨自坐在鍾粹宮內,一聲長長的歎息澆滅了她最後的希望之苗。原來皇兒離開後,一切都會變。
西太後在紫禁城設下國宴,以此向法方誠致歉意,“兩宮太後代表清方致歉,天子病重,實乃不便,務請法方見諒,清方將特聘法籍廚師主持此次國宴,望兩國和平友好,凡事如兄友弟恭,不因小小紛爭影響邦交。”東太後在聽了榮玉兒帶回的口喻後終於鬆了一口氣,元欣處事太急進,不僅泄露了皇上駕崩,大國無主的消息給外族,她自己事情也處理得不漂亮,冒然了洋人的衣服,群臣進諫還堅持舉辦什麼舞會,東太後心中煩透了,皇上生死未卜,命懸一線,她哪裏來的心情舉辦舞會!穿著坦胸露背的西式禮服在國喪期間舉辦舞會?真不知皇後是怎麼想的。
服作局的大師傅們經過二三百多個工作時辰的手工縫歐式禮服已經完成,長春宮與鍾粹宮裏卻是截然不同的氣氛,皇後看到精致的西洋禮服與暖貂肩笑得合不攏嘴來。
“大師傅的手藝果真巧,把西洋禮服縫得如此精巧絕倫,本宮過幾日便穿這身兒去赴洋人的宴席。”
“咱們這算得什麼,誰比得上咱娘娘的英明果敢,娘娘是咱大清未來支柱!”
大師傅馬屁尚未拍完傳來“啪!啪!啪……”幾個響亮的掌聲,“說得好哇,皇後,日後大清的重擔可落在你身上了。”
阿魯特氏抬頭一看,竟是西太後,皇後與大師傅忙得急忙跪下,“額娘……臣妾去長春宮請了幾次安,都未見額娘,臣妾想國不能一日無主,才冒昧請旨幫忙處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