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張雙福說的‘次一等’的人家,也隨便來個什麼阿貓阿狗就能騎在她頭上。她還得賠著笑。
妾嘛。嗬嗬。
你說她是圖什麼要去露這個臉?她又不是十五六歲的待嫁少女要靠這些社交活動來打開名氣,相看和被相看,何必去費這個勁討這個沒趣?
在自家院子裏躲個清靜聽個八卦有多舒服?
但張雙福發了話呀,張五可也就隻能硬著頭皮上了。
好在張雙福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出什麼岔子,怕這個沒見識的庶妹鬧笑話,把她身邊一個得力的徐嬤嬤派來提點張五可。
徐嬤嬤五十出頭年紀,一張和氣的圓臉,堆著討喜的笑容,的確很適合做接待。
她記性也好,哪家的夫人哪家的小姐跟王家有什麼往來跟張家有什麼關係……簡直如數家珍。
張五可聽得頭暈眼花,好在穿越之後這個身體年輕記性好,一頓惡補下來也記了個七七八八。
自己再用心一理,就不由得咋舌。
這些家族之間的關係真是盤根錯節,左拐一個彎右拐一個彎,竟幾乎家家都能攀得上親戚。又家家都有這樣那樣的忌諱。請客的主人家就得注意這些,關係好的安排到一塊兒,有過節的遠遠兒分開,中間還要插幾個會來事的和事佬……
她不由有些佩服起張雙福來。
當家主母也是真心不容易。
當然,要做主母的女子,肯定是從小就被長輩帶在身邊教導的,耳濡目染,循序漸進。不像張五可這樣是一古腦兒填鴨式強記硬背。
好在是張五可兩世為人,見識倒是不缺,臨時培訓了一番,又有徐嬤嬤跟在旁邊小心提點,真上了崗,倒也似模似樣可圈可點。
還真得了幾分讚譽。
還有位夫人特意去誇了她的嫡母張夫人幾句。
“原來隻聽說張大小姐張二小姐是有名的出色能幹,沒想到張五小姐到待人接物也如此大方得體,可見張夫人教女有方。對庶出的姑娘也一視同仁悉心指點。真是一等一的賢良人兒。”
“哪裏。當不得楊夫人誇讚。都是張家女兒,自然是同樣的教導,隻求她們去了夫家不要出醜就是。”張夫人少不得也謙遜幾句,又誇那位夫人的女兒甜美可愛。
冷不丁卻聽有人嗤笑道:“張夫人可不正是一等一的大方,要換成我啊,真和自己女兒一樣悉心教養大的姑娘,可舍不得嫁人作妾呢。”
這話可就有點刺耳了。
張夫人扭頭看過去,卻並不認識。
這邊已經和她交好的夫人笑道:“姐妹陪媵古來有之,娥皇女英也共侍一夫,如今張家兩位小姐效仿古人,也是一段佳話嘛。”
幾個人搭訕著,把話題拉開了。
張夫人心裏卻還有點不舒服,打聽了那嗤笑的是雲州刺史的夫人,夫家姓陸。不由有些意外,“這人幾乎沒聽說過啊,又是外官,怎麼臨江侯家的宴會,還請了她?”
張夫人便抽了空使人去問張雙福。
張雙福忙得腳不沾地,順手又推給了張五可。
張五可拿了請客的名單,又找了徐嬤嬤參詳。發現還真請了不少平常沒什麼多少來往的客人。
這些人還沒什麼共同點,要論丈夫官位吧,文武都有,也有京官也有外官。要論娘家權勢吧,那就更雜亂了,甚至還有根本就是商家出身的。
徐嬤嬤也納悶了,但這名單是老夫人那邊給的,她也不好去問。
張五可看著那個名單,心裏就不由咯噔一下。
該不會……這都是四皇子黨?
這是要從夫人們開始拉黨結派搞串聯?
她就說她不該來露這個麵的,老老實實躲在自己院子裏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