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擒王(免費)(2 / 3)

這一下突襲,當真如迅雷不及掩耳,蒙古大軍在城下屯軍十餘萬餘眾,但武敦儒楊過五人帶隊奔襲,便如摧枯拉朽般破堅直入,一口氣衝到了大汗蒙哥地駕前。所幸因見那五人來勢凶猛,蒙哥的護軍便提前擁著大汗向後退去,此時雙方尚距百丈之外,蒙哥也正在撥轉馬頭,準備退往蒙軍大營。護駕親兵更是舍命上前抵擋,執戟甲士橫衝直撞的過來,遮在大汗身前。

見蒙哥要走,武敦儒哪裏肯放,他做了這麼多安排都是為取蒙哥的性命,若是被他逃了豈不是前功盡棄?當下高喝一聲“楊兄”,雙腳踏上馬鞍在用力一點,身形已起空中,足點前麵蒙軍頭頂接力,有若飛仙臨空虛渡向蒙哥直取而去。

聽得武敦儒的招呼,楊過也反映過來,一聲清嘯也都飛起空中,也點著前方蒙軍的頭頂從另一邊向蒙哥臨空奔去。他們兩人輕功都已絕頂,這般臨空直取蒙哥自然行得通,但那方雲天三兄弟卻就不成了,隻有那韋天翼輕功超群,但大哥三弟都在衝陣,他自然不能舍棄兄弟隨兩人去追,三兄弟仍舊率領著這百餘莊丁在地上衝陣,也替武敦儒與楊過兩人牽製了蒙軍,讓兩人在空中飛渡之舉少了許多障礙攔阻。

蒙哥見勢頭不好,忙一提馬韁撥騎急馳,想依馬力逃脫二人地追擊。可惜武敦儒此次來襄陽前便把原書這段細細回想了無數次,早就想起了蒙古胯下這匹龍背鳥頸骨挺筋健,嘶吼似雷奔馳若風,萬中無一的蒙古“飛雲騅”良駒,早知此馬與郭靖當年的“汗血寶馬”不相上下,又怎會不防?

飛雲騅此刻鞍上負了大汗蒙哥,四蹄翻飛,徑向空曠處疾馳。而武敦儒與楊過展開輕功在後追去,雙方此時還有約五十餘丈的距離。卻是蒙哥撥馬時費了一點時間。被兩人追近到五十餘丈的距離,再後麵就是蒙古軍數百騎又在兩人身後急趕。

真力再度急慣雙腳,身形前撲又再加力。刹那間武敦儒地身形已都幻成長長一條白影,若有形無質與那策馬狂奔地蒙古大汗距離又縮短有五六丈遠。高喝一聲道:“楊兄注意了。”奮力猛揚右臂,手中一直持賺的那根長矛便如流星趕月般直向蒙哥飛去。

那楊過本是跟隨武敦儒之後趕來,功力相等輕功相仿,故此兩人從一開始便一前一後相距約有三丈多遠,此時忽聽武敦儒大叫自己注意便把長矛擲出,楊過的目光頓時便緊緊跟隨著那飛去地長矛而移動,當然他的腳下並沒有稍停,仍舊在奮力追趕。

且不止楊過一人如此,此時城上城下兩軍早已忘了交戰,十幾萬大軍地目光都聚焦在這一逃兩追的三人身上。見到武敦儒的長矛脫手,所有人更都是萬目齊注,同時呐喊。

就見那長矛猶似流星趕月般飛去,兩軍瞧得真切,人人目瞪口呆,忘了呼吸。隻聽得一聲高昂慘烈的馬嘶。飛雲騅猛地奮嘶揚蹄站立而起,蒙哥也緊緊的依附馬背之上,扭頭向後麵看來,一臉的驚駭神情。原來那長矛沒傷到蒙哥,卻是擲插在了飛雲騅的後臀上。

見情形如此,宋軍不由齊聲失望大叫:“哎呦!”蒙軍卻齊聲歡呼:“萬歲!”後麵的郭靖,黃藥師,黃蓉,周伯通,一燈等人更是空自焦急,恨不能以身代矛,隻是相距太遠,卻那裏使得出一份力氣?而蒙古兵將更有千千萬萬,也隻能呐喊助威,枉有盡忠效死之心,又怎趕得上飛雲騅的腳力?

失望歡呼之聲未落,忽然整個戰場卻又都寂靜無聲,十幾萬大軍全都目瞪口呆地看著那滿麵驚駭的蒙哥,看著那背心突兀地多了一支長矛的蒙哥,看著那緩緩從馬背跌落在地的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