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擒王(免費)(3 / 3)

寂靜一片,局勢忽又變成如此,一時間在場十幾萬人竟都有些反映不過來,有些呆楞。直過了好一會,那些蒙古兵士方才醒起驚慌狂呼,由四麵八方搶了過來,向蒙哥落馬的地方湧來。隻是這十幾萬蒙軍全都看得清楚,楊過後擲出的那長矛由背心慣入,前心透出,大汗此刻必已歸天無疑。

蒙軍已醒,宋軍自不例外,城下城上歡呼狂喜的同時,呂文德也在留在成內地李莫愁慕容雪兒等人配合下派兵開城殺出。郭靖大聲號令黃藥師,黃蓉等發動二十八宿大陣,配合敵軍打亂來回衝擊。蒙古軍軍心已亂,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一路上拋旗投槍,潰不成軍,紛紛向北奔逃,直到蒙古四王子忽必烈的旗幟出現,方才收攏了全軍。

郭靖見忽必烈整隊森嚴,也就沒有再深入追擊,當即下令收兵回城,歡慶大勝。而蒙古和宋軍自交鋒以來,從未有如此大敗,一國之主都喪於城下,更是軍心大沮。蒙古大汗之位並非父死子襲,係由皇族王公、重臣大將會議擁立,蒙哥既死,其弟七王子阿裏不哥在北方蒙古老家被其王公擁戴而為大汗。忽必烈得訊後領軍北歸,與阿裏不哥爭位,兄弟各率精兵互鬥。最後忽必烈得勝,但蒙古軍已然大傷元氣,無力南攻,襄陽城得保太平。直到一十三年後的宋度宗鹹淳九年,蒙古軍始在進攻襄陽。

歡呼大慶,滿城同喜,打了如許一個大大的勝仗,襄陽軍民自是夾道歡迎,安撫使呂文德早已率領親兵將校,大吹大擂,列隊在城外相迎。眾百姓也擁在城外,陳列酒漿香燭,羅拜慰勞。

郭靖黃蓉等眾人迎上那一身血染的武敦儒與楊過等人,先拿起百姓呈上來的兩杯美酒遞與二人,再自行舉杯先向二人敬道:“過兒,敦儒,你二人今日立此大功,天下揚名固不待言,合城軍民也無不重感恩德。”

見百姓如此熱切,郭靖如此懇待,楊過也心之為顫,或是出於感動,又或是出於客氣,接過酒杯朗聲說道:“郭伯伯,小侄幼時若非蒙你撫養教誨,焉能得有今日?”

武敦儒卻隻是灑然一笑,舉杯與他二人共飲,沒有開口回應郭靖的這番話。

當下三杯酒罷,郭靖便攜起二人之手,三人並肩入城,軍民夾道歡呼,生若轟雷。襄陽城中家家懸彩,戶戶歡騰。雖有父兄子弟在這一役中陣亡的,但軍勝城完,悲戚之念也不免稍減。

這晚安撫使署中大張祝捷之宴,呂文德便要請楊過與武敦儒並坐首席。二人自是說什麼也不肯。眾人推讓良久,終於推一燈大師為首席,其次是周伯通、黃藥師、郭靖、黃蓉,而後才是楊過小龍女兩夫妻,方雲天三兄弟,耶律齊武修文等諸人,至於武敦儒倒是沒管那旁人如何,自去與李莫愁等三位妻子以及慕容雪兒一起。

當下群雄縱談日間戰況,無不逸興橫飛,酒過數巡,城中官員、大將、士紳紛紛過來向郭靖、楊過以及武敦儒敬酒,極口讚譽群俠功略豐偉,武藝過人。

郭靖想起師門恩重,說道:“當年若非全真教丘道長仗義、七位恩師遠赴蒙古,又得洪老恩師栽育,我郭靖豈能立此微功?但咱們今日在此歡呼暢飲,各位恩師除柯老師外,均已長逝,思之令人神傷。”一燈等盡皆黯然。郭靖又道:“此間大事已了,明日我想啟程赴華山祭掃恩師之墓。”楊過道:“郭伯伯,我也正想說這句話,大夥兒一齊去如何?”一燈、黃藥師、周伯通等都想念這位逝世的老友,齊聲讚同。

當晚群雄直飲至深夜。大醉而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