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毛澤東(6)(2 / 3)

到1944年底,國際形勢變化得很快。毛澤東估計:打倒希特勒明年就可以實現,我們唯一的任務就是配合同盟國打倒日本侵略者。12月15日,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參議會上提出解放區1945年的任務,為迎接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而努力。毛澤東鼓舞人心地指出:“1945年應該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更大發展的一年。全國人民都希望我們解放區能夠救中國,我們也有這樣的決心和勇氣。我希望我們解放區的全體軍民一齊努力,不論是共產黨人與非共產黨人,都要團結一致,為加強解放區抗日工作而奮鬥,為組織淪陷區人民而奮鬥,為援助大後方人民而奮鬥,為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而奮鬥。”

1945年一開春,國內形勢就出現可喜的發展勢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繼續展開局部反攻,華北和華中各大城市都處在八路軍、新四軍的戰略包圍之中。八路軍、新四軍發展到91萬人,民兵有220萬人,19塊抗日根據地的人口已經接近1億。

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形勢也令人振奮。在歐洲戰場上,1945年5月8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德軍宣布無條件投降。在太平洋戰場上,盟軍也乘勝不斷向日本本土進逼。中國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日子已指日可待了。

這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時刻。

就在這個曆史時刻,人們期待已久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

為了開好七大,中國共產黨做了長期而充分的準備。4月21日,在七大預備會議上,毛澤東說明大會的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4月23日,中共七大在楊家嶺中央大禮堂隆重開幕。

在暴風雨般的掌聲中,毛澤東致開幕詞,言簡意賅,吸引住了全場的代表。他說:

“我們這次大會是關係全中國四億五千萬人民命運的一次大會。我們這個大會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把全中國人民解放出來。這個大會是一個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新中國的大會,是一個團結全中國人民、團結全世界人民、爭取最後勝利的大會。”

第二天,毛澤東向中共七大提交了《論聯合政府》的書麵政治報告。這份報告是在廣泛聽取代表意見的基礎上,3月31日在六屆七中全會全體會議上討論通過的。

報告首先分析了國內外形勢,這是黨製定綱領和各項政策的出發點。報告指出:“目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對中國人民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如果我們能夠團結全國人民,努力奮鬥,並給以適當的指導,我們就能夠勝利。”

報告係統地總結了8年抗戰中國共兩黨由於執行兩條不同指導路線而取得的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指出這兩條道路的爭論“是關係著幾萬萬人民生死問題的原則的爭論”。毛澤東說,8年的抗戰考驗了中國共產黨的政策,這次大會應該對此作出結論,作為今後奮鬥的指針。

毛澤東報告的最後說了一段充滿革命激情的鼓舞人心的話:“我們共產黨現在是一個很大的黨,一個24年來有了很多經驗的黨,一個準備勝利的黨。我們要在全國勝利,我們有這個誌向。全黨要團結起來,為全國人民解放而奮鬥!”

《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是公開發表的。它被印成小冊子廣泛散發,不僅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產生巨大影響,在大後方也引起轟動。

選舉新的中央委員會是七大的一項重要議事日程。經過反複的醞釀和預選,6月9日進行了正式中央委員的選舉,10日大會公布選舉結果,共選出正式中央委員44人。

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團結、勝利的氣氛中圓滿結束。毛澤東情緒飽滿地站在主席台上,代表中共中央致閉幕詞,他高度評價七大的曆史性作用,說我們開了一個很好的大會,一個勝利的大會,一個團結的大會;號召全黨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全國人民一起,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