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連軍士長是一個名叫羅納德?斯尼德的家夥,他身材不高,性格倔強,光頭,鐵匠般的手掌剛勁有力,走起路來像後甲板上的水手一樣大搖大擺。
A2—4號戰車被擊中時,斯尼德的戰車距離它150米。開炮的伊軍T—72坦克被另外一輛布雷德利戰車發射的“陶”式導彈擊中之後,斯尼德向A2—4號戰車靠攏過來,爬出車外,此時,一輛伊軍坦克從600米處向他開火,一發炮彈在10米處爆炸。飛揚的土塊和彈片打在他的戰車上,把他從車口掀到地下。
他乘一輛M1A1坦克向敵坦克還擊之際,爬進A2—4號戰車。
雷德蒙?伊根中士左腿被炸爛,炮手肯尼斯?金特裏中士昏死過去。斯尼德幫助伊根和金特裏轉移到另一輛布雷德利戰車上。
衛生員塔裏發?休斯頓中士先搶救金特裏。金特裏死後又搶救伊根。
當時他們距離最近的伊軍步兵隻有50米。美軍偵察分隊試圖用25毫米機關炮壓製敵人。
一時間,輕武器子彈不斷打擊著戰車,發出嗒嗒的聲音,綠色電光彈像蚊子一樣飛舞,120迫擊炮彈紛如雨下,頭頂上的紅色星狀信號彈響個不停,無線電網中呼叫衛生員的聲音歇斯底裏,響成一片。
這時,A3—3號戰車也不幸中彈,一發0.51英寸口徑的子彈擊中了戰車無線電台,跳彈擊中車長臀部,使其受重傷。A3—6號戰車的變速箱被一顆流彈擊中,其中一發離車內的年輕少尉不到2英尺,引爆了車內的25毫米炮彈,使其暫時失明和受到燒傷。
第3排在兄弟排的掩護下開始撤退。這時,1發125毫米坦克炮彈又擊中A2—2號戰車,炮手埃德溫?庫茨中士身亡,車長和身後的戰士也受到重傷。
第3排完成撤離任務,最終脫離敵軍防線。全連共擊毀18輛伊軍裝甲運輸車和6輛T—72坦克。
(蘇克:《一代梟雄薩達姆》)
美軍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使用的布雷德利裝甲車是比較新興的一種履帶式戰車。1983年開始服役,主要任務是保護M1主戰坦克,消滅敵方輕型裝甲車輛、火力點及遠距離敵方坦克和低空飛機。M2“布雷德利”步兵戰車戰鬥全重22噸,可載9名乘員。車上裝有一門25毫米口徑機關炮、“陶”式反坦克導彈以及7.62毫米並列機槍,備有夜視儀和防生化武器係統,可在夜間作戰和行進中攻擊目標。有渡河能力。發動機功率為600馬力,最大時速每小時66公裏,最大行程480公裏。
在海灣戰爭中大量裝備美軍的還有M113裝甲運兵車。它是為配合美軍M60主戰坦克一起使用的一種裝甲車,60年代開始裝備部隊。裝有一挺12.7毫米機關槍,可載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越南戰爭之後,美國對它進行了改進,增加了單人炮塔,裝有25毫米加農炮,裝有車內防破甲襯板。改進後的M113有多種型號,不僅在防護能力上有所提高,而且還能對輕型裝甲目標實施攻擊。M113戰鬥全重11噸,最大時速每小時67公裏,最大行程480公裏。
美軍第3裝甲師和第2裝甲團當天晚上沒有消滅對麵之伊軍,隻好結束戰鬥,並且迅速轉入倉促防禦,準備在第二天拂曉時繼續攻擊以上部隊。
配屬多國部隊第二路進攻部隊英國第1裝甲師通過美第1機械化步兵師打開的突破口,然後也轉頭向東,開始實施“左勾拳”戰術,攻擊伊軍第52裝甲師。
當天夜晚,整個第二路部隊各師都開始向東折轉,形成了直接攻擊伊拉克南部重鎮巴士拉之勢。
第三路部隊進攻態勢
25日拂曉,第三路部隊“北線聯合部隊”中的埃及、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部隊恢複了進攻。
25日淩晨4點,埃及第3機械化師首先發起對科威特戰區的伊軍的進攻,埃及軍隊在進攻中遇到了伊軍由火壕、雷場和擾亂射擊組成的障礙地帶。他們用推土機填平了壕溝,或者使用架橋裝甲車克服了壕溝的障礙;使用直列裝藥和排雷坦克在地雷場中開辟出通路,突破了伊軍的障礙帶。之後,又迅速地設置了戰區阻攔地帶,鞏固已經占領的陣地,防止伊軍反擊奪回。
與此同時,埃及第4裝甲師準備在第3師後方跟進。
敘利亞第9裝甲師做為第三路北線聯合部隊的預備隊,在埃及兩個師的後麵跟進,並以一個營在右翼實施保護作戰。
科威特一個旅在地麵戰鬥打響8小時後,已經進入傑赫拉市郊,那裏距科威特城40公裏。
總之,第三路“北線聯合部隊”中的科威特、沙特、埃及和敘利亞的部隊正在向科威特城逼近。
在海灣地麵戰鬥中,多國部隊成功地突破伊軍由地雷場和壕溝組成的障礙帶,主要依靠的是一些先進的工程兵裝備和武器:
防步兵排障係統,是一種爆炸裝置用其在防步兵地雷場和設有鐵絲網的障礙區中爆破開辟通路。全重54.4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