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彈道導彈(2)(3 / 3)

雖然隨時處於待命狀態,但是攜帶核彈頭的“民兵”Ⅲ洲際導彈卻從未針對任何國家使用過,隻是保持美國的戰略威懾。如果要發射,必須經過包括總統在內的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同意,在發射井中,有專門的電纜與美國最高軍事當局直接相連,隻有在得到明確的指令後,兩名導彈操作人員才能行動。

唯一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隨著美國“和平衛士”洲際導彈在2005年全部退出現役,“民兵”Ⅲ型洲際導彈成為美國唯一的陸基可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是維持美國戰略核威懾的陸基支柱。

神鞭——“白楊-M”級導彈

兵器檔案

彈長:22.7米

彈徑:1.86米

發射重量:47.2噸

投擲重量:1200千克

飛行距離:10000千米

爆炸當量:約55萬噸TNT

“白楊-M”級導彈是俄羅斯20世紀90年代研製、部署的最新戰略導彈型號,也是90年代國外部署的唯一新型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據俄羅斯戰略導彈部隊司令稱,“白楊-M”導彈的技術性能比美國陸基戰略導彈要領先5年~6年。到2010年,其部署數量可達到210枚~320枚。俄羅斯“白楊-M”有“神鞭”之譽。據外刊報道,隨著反導技術不斷實戰化,俄羅斯不斷壯大自己的遏製力,目前正在下大力發展“白楊M”新型號,使其變得既多用且更威猛。

基本情況基本情況據悉,俄軍現裝備的陸射型“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是俄羅斯現役陸射型戰略導彈中最先進的一種,分固定式和機動式兩種,不僅能以超音速按彈道導彈軌跡飛行,還可在大氣層中自由改變飛行軌道,按所需高度和軌跡進行縱深機動,能十分準確地摧毀洲際彈道導彈目標。同時,新係統具有超強的機動能力,能夠躲開敵方導彈防禦係統的攔截。據稱,該導彈是美國“NMD”反導係統的最大“克星”,並可突破未來25年~30年內任何導彈防禦係統。

顯著特點

1.采用靈活的機動發射方式。將導彈的一體化發射裝置完全布置在一輛機動發射車上,可以在公路網上自由行駛,提高了躲避敵方核武器攻擊的概率,增強了生存和反擊能力。而且新型導彈預計部署在烏拉爾山區的博洛戈耶導彈團,這將使美國的預警係統更難發現其行蹤,更難對其進行監測。

2.增加射程。據悉,新型導彈射程為1.2萬千米~1.5萬千米。這就意味著,這種新型導彈不僅能覆蓋美國所有國土,而且,當它突破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係統(NMD)時,可以避開美軍重點設防的北極防線,能夠隨意地從東、西兩個方向打擊美國所有重要目標。其威懾和實戰能力非同一般。

3.多彈頭突防難以抵擋。“白楊-M”導彈的彈頭為1.2噸重的單彈頭,而新型導彈的彈頭為10個彈頭,彈頭重達4噸,使新型導彈的突防能力更強。有關研究證明,當彈頭數量超過5個時,攔截導彈基本上就失去效果了──麵對鋪天蓋地的來襲彈頭,攔截係統分身乏術,難有招架之功。

4.命中精度更高。這種新型導彈命中精度在100米以內,比“白楊”導彈的命中精度高1倍~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