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特爾古弗魯莫斯北部前線終於徹底的平靜下來,誰都沒能最終取得卡爾姆256高地的控製權,但就整個戰場態勢而言,蘇聯人無疑是這場戰役的失敗者,他們集中了300多輛坦克、6—7個精銳步兵師(來自德方的數據資料),卻始終未能撼動GD師的防線,反而白白損兵折將,打了一場不折不扣的敗仗;而GD師官兵們也通過這一仗重拾信心,仿佛又找回了一些昔日的影子;師長曼托菲爾中將也通過這次戰役證明了自己——他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沒有辱沒“大德意誌”的頭銜。
直到1944年5月底,除了一些偵察活動、零星的炮擊和小規模的交火之外,駐守在特爾古弗魯莫斯前線的GD師再也沒有和紅軍部隊大打出手了。或許是對GD師的作戰能力有所顧忌的緣故,當麵紅軍也暫時放棄進攻的企圖,全麵轉入防守,至少在短時間內這個戰場上不會有大的變故。對於GD師而言,他們擁有了寶貴的休整時間,可以在此期間補充兵力和裝備。剛剛組建沒多久的第1029擲彈兵團被解散了(由班德洛夫上校指揮,兵員主要來自GD師預備役部隊),該團的士兵被全部分配到GD師各個部隊裏,部隊的戰鬥力得到了極大的恢複和提升。前第1029擲彈兵團的第1、第2炮兵連變成了炮兵團的第10、第11連,並在此基礎上重建了炮兵團4營。第1029擲彈兵團的防空營被調給了GD防空營,使該營擁有了6個連的標準配置。在此前的戰鬥中遭到重創的GD燧發槍兵團2營也進行了重建,艾姆因豪斯上尉成為該營營長,下屬4個連的指揮官分別為第5連(莫勒爾中尉)、第6連(科洛夫特中尉)、第7連(薩德洛夫斯基中尉)、第8機槍連(佩蒂爾考夫中尉);由馮·貝斯瑟上尉指揮的GD燧發槍兵團1營也奉命返回德國本土,這支部隊將前往弗林博斯特爾的訓練基地接收50輛配備了從20毫米至75毫米不同口徑火炮的半履帶裝甲車(成為GD師中繼擲彈兵團1營之後第2個A PC營),同時該營還將從考特布斯軍營獲得大量的補充兵員,整個重組時間預計將曆時1個月,1944年6月,燧發槍兵團1營將再次回到GD師的行列中。同樣處在風口浪尖上的還有GD偵察營,該營不僅得到了足夠數量的補充兵員,還額外獲得了大量的裝甲車輛,甚至包括PzKfw型坦克,重建之後的偵察營成為一個4連製的偵察營(原先的第2、3、4連被合並為2個連),盡管比以前少了1個連,但各連均達到滿編。
但即使是第1029擲彈兵團部隊的加入也不能改變GD師兵源短缺積重難返的現狀,為了保證各營、連級單位的戰鬥力,作為GD師主力的擲彈兵團和燧發槍兵團都在一定程度上縮減編製,每團從4個營減為3個營,每個營從5個連縮減為4個連,盡可能保證各個連隊都能擁有足夠數量的士兵。隨著大量新式的武器和裝甲車輛的到來,GD師也成為了德國國防軍(非裝甲單位裏)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這同時意味著重組之後的GD師將會比以前更為頻繁地被上級派往熱點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