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炮營營長皮特弗蘭茨(Peter Frantz)
在整個GD師的參謀將校中,皮特·弗蘭茨少校(後升為上校)是比較特殊的一個,他於1917年7月24日出生在萊比錫,德國國家高等學校畢業測試合格後(通過者可以獲得大學的入學資格)於1936年10月以士官候補生(Fahnen Junker)的身份在德累斯頓加入第4薩克森炮兵團。1937年9月1日,皮特·弗蘭茨獲得晉升並被送往慕尼黑(Muenchen)的士官學校進修,並於1938年3月1日成為見習士官(Fahnrich),三個月後被派往德國炮兵學校學習。1938年9月1日,在完成該校全部課程的同時被任命為維也納第2裝甲師第74裝甲炮兵連少尉軍官。1938年10月,他還跟隨著部隊出兵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波蘭戰役期間,弗蘭茨少尉擔任第74裝甲炮兵連連隊值勤官,被授予二級鐵十字勳章。戰役結束回到維也納後,根據其本人誌願被分配到了德國的炮兵學校,協助創建德國陸軍最初的突擊炮兵中隊——即第640突擊炮兵中隊。1940年4月,該中隊被臨時配備給馬斯河畔的GD摩托化步兵團,並在不久之後被正式編入GD師。法國戰役期間,弗蘭茨少尉是第16突擊炮連的一名排長,戰爭結束後的1940年8月,他獲得了一級鐵十字勳章並晉升中尉軍銜。1941年4月至5月間的巴爾幹半島戰役和隨後入侵蘇聯的最初6個月時間裏,弗蘭茨中尉和他所指揮的部隊都獲得了優異的戰績,並於同年12月獲頒金質德意誌十字勳章。1942年3月,弗蘭茨中尉被任命為第16連連長,並轉而成為GD師突擊炮營下屬的1連。由於在圖拉保衛戰中的出色表現,1942年5月弗蘭茨中尉被授予了騎士十字勳章,同時還晉升為上尉。在1942年這一整年裏,弗蘭茨都一直負責指揮突擊炮營1連,1943年1月3日他從前任阿達姆上尉的手中接過了突擊炮營營長之職,同年4月14日,弗蘭茨上尉受命前往柏林的總理官邸,接受希特勒授予的橡葉騎士十字勳章。當他本人返回前線的時候,受到了部下的熱烈歡迎,全營還特地搞了一係列的慶賀活動來歡慶他獲得這一殊榮。在爾後漫長而艱苦的撤退期間,弗蘭茨上尉一直指揮著GD師突擊炮營。1944年1月17日,弗蘭茨被調配到陸軍大學學習,並於同年8月被任命為第41裝甲軍參謀,參加了此後在東線進行的戰鬥。1945年5月,弗蘭茨少校被美軍俘虜,並立刻被送往位於法國的戰俘營,1946年4月獲得釋放,此後回到居住在德國南部阿爾貝斯山區的家人身邊。
皮特·弗蘭茨經常按照他自己的思維模式來統帥整支部隊,就是:“進攻優先於防禦(Erfolg geht vorSicherheit)”。也就是說,他認為單純依靠防守是無法戰勝強大的蘇聯坦克軍團的,他以突擊炮的威力和士兵的技術為基礎,憑借著敢於冒險的冷靜,徹底的進攻精神,在東部戰線的戰場上確立了突擊炮的優勢地位。
偵察營營長霍斯特·馮·烏瑟德姆(Horst von Usedom)少
GD師偵察營營長烏瑟德姆少校出生於騎兵世家,早在1806年,其祖輩就有人統帥過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輕騎兵連隊。烏瑟德姆本人於1906年3月9日生於德國馬匹的故鄉漢諾威。在來到GD師之前,烏瑟德姆少校曾經在第11裝甲師第61摩托化偵察營擔任指揮官(曾於1941年12月31日在莫斯科郊外榮獲騎士十字勳章)。1942年4月1日,他就任GD師偵察營營長,不過在抵達前線後先是休了一段時間的病假,指揮權由他人暫代。在休養了近一個月之後,烏瑟德姆中校(1942年8月1日晉升為中校)才正式挑起了營長的重任。
離開GD師之後,烏瑟德姆中校曾隨北方集團軍群轉戰於庫爾蘭地區,並被授予了第809枚橡葉騎士十字勳章。作為一支擁有著各式(8輪以及4輪)裝甲車輛的偵察營營長,烏瑟德姆少校擁有了同時穿著標準式樣的普通國防軍製服和黑色裝甲兵製服的特權。他的部隊裝備的車輛通常會有兩種不同的塗裝,裝甲車輛一般使用金黃色(Goldgelb),摩托化車輛則一般使用草綠色(Wiesengrun)。
傑哈德·考諾帕(Gerhard Konopka)少
傑哈德·考諾帕或許是GD師中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受到高度評價的職業軍人。1911年3月27日,出生在奧德河東岸的傑哈德·考諾帕從當地學校畢業後於20世紀30年代早期參加了德國政府的勞工組織(Freiwilligenarbeitsdienst),1934年該組織改編為德意誌帝國勞工奉團(Reichsarbeitsdienst)時,考諾帕作為這個組織的骨幹之一被留了下來,並在短時間內不斷獲得晉升。
1939年9月,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考諾帕作為一名排長服役於德軍第3摩托化步兵師,並在該師度過了大戰最初的兩年時間,參加了該師大部分戰鬥,並晉升為中尉。1942年春,由於GD團改編為師級規模,中尉被轉調到GD師擔任突擊工兵營的一名軍官,並成功地帶領他的部隊多次協助友軍完成渡河戰役,在GD師中小有名氣。而在向馬內奇河推進的過程中,考諾帕還榮獲金質德意誌勳章(正式的授勳儀式在1942年12月9日舉行),同時他還被人們讚為GD師中的坦克殺手(Panzerknackers)——曾經在一天內摧毀2輛蘇聯坦克。而他完成如此危險的任務所憑借的就是自己手上僅有的裝備和RAD時代積累的經驗。1942年9月到12月,考諾帕率領他的部隊在爾熱夫地區參加戰鬥,並再次單獨摧毀2輛紅軍坦克。1942年末,在結束了盧切薩河穀的戰鬥之後,考諾帕中尉被召回柏林,成為能夠親自向元首彙報戰績的數名戰功卓著的低級軍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