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漸白,街上車輛也開始多了起來。忙乎了一晚上,席鳳凝非但不困,反而帶著點兒一夜未眠後的亢奮。下屬在開車,她抱著鐵箱與齊師傅一起坐在後座上。那個古怪的青銅麵具又被放回了鐵箱之中,她死死地抱著,不肯易手。這可是她一個多月以來在烈日下奔波的勞動成果,她要用它來贏得那個男人的心。
然而令她未安心的是,這鐵箱裏的東西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為何做得如此怪異?緊抱著鐵箱席鳳凝似感到從箱內傳來的陣陣不安地跳動。
車子在齊師傅的指點下,行到了一片住宅樓群裏。樓很舊,披著風刮雨蝕後的龍鍾。齊師傅說他的師傅就住在這片樓裏。生活中,學問並不是總能與金錢成正比,很多有學問的人隻能住在這樣平凡的房屋。席鳳凝很明白這個道理。
到了樓下,齊師傅先到一家小賣鋪裏買了兩瓶好酒,這才領著眾人進到樓裏。
樓道即暗且窄,樓梯僅容一人上下,若二人相遇便隻能側身擠過。於是齊師傅在前,席鳳凝在後,兩名下屬尾隨,眾人魚貫而上。
登至頂樓,齊師傅在一扇木門外停住。這扇門上並不象其它住戶那樣裝著寸厚的鐵門,上麵也沒有安裝門鈴,就隻是個本色的木門。
門的兩邊貼了副手寫的對子,裘勁的書法寫在暗紅色的紙上,上書:
掬一壺陽光,品一杯好酒,六遊全屬斯文輩
攬一盆明月,留一段詩話,生活還尋故紙堆
席鳳凝看了暗中點了點頭,難怪齊師傅要先去買酒,大概老人家好這一口。
齊師傅站在門外,先是撣了撣衣上的灰塵,又來整了整領子,最後還捋了捋頭發,這才禮貌地敲了三下木門。
來應門的是個年逾花甲的老太太,滿臉的皺褶中寫盡了歲月的蒼桑,眼中卻是謙和的笑。她一見是齊師傅便笑著說道:“喲,是二虎子呀!”
齊師傅畢恭畢敬地對她說道:“師母早,師傅他老人家在家嗎?”說著他把手中的酒遞到那老太手中。
老太太接過酒,衝著裏屋喊了一聲:“當家的,二虎子來看你了!”邊說邊把眾人讓進屋內。
“他來幹什麼?不會是又拿著一堆新貨讓我看吧?不見,不見!”裏屋傳來一位老人粗聲粗氣的聲音。
老太對眾人含歉地一笑,做了個請大家在沙發上稍坐的手勢,進到裏屋去了。
過一會兒,一個須發全白的幹瘦老人嘟嘟囔囔走了出來。一邊走還一邊不情願地說著:“新貨有什麼可看的……”
所謂的新貨,席鳳凝在古玩行泡了這幾年是知道其意義的。那其實是指作偽的器物。在古玩行裏,如果你看出來了器物作偽,不能說這是假的,而應該說這東西“看新”。古玩買賣之間不好說出“假”字,隻有新老。你要當麵說誰的東西是假的,那誰也不幹,對不對?換句話說,器物有什麼真假呢,青銅件就是青銅件,瓷瓶子就是瓷瓶子。
聽著老師傅嘟囔著新貨,突然之間,席鳳凝有點緊張起來。箱裏東西到底是真是假呢?
齊師傅見老師傅過來,立刻站起相迎,剛想介紹雙方認識,卻見老師傅把手一擺,不耐煩地說道:“不用介紹了。我是看東西的,人名什麼的我也記不住!”
要在平時,席鳳凝肯定心中壓火,可現在她卻趕緊把東西遞了上去。
老師傅接過箱子,將之放在桌上審視了一會兒。然後默不作聲地打開箱子,取出麵具,看、摸、敲、聞了良久,才對齊師傅考察般地問道:“你看這是什麼年代的?”
齊師傅躊躇地答道:“怎麼也是春秋末的吧?”
老師傅橫他一眼,道:“何以見得?”
齊師傅被老師傅看得慌了神,道:“這應是祭祀用的禮器,青銅禮器的話,從夏代起便有了記載……”
老師傅厲聲打斷道:“沒那麼古!”
齊師傅被說得不敢出聲。席鳳凝心中一驚,顧不得老師傅的態度,問道:“那您說這是什麼時候的?”
老師傅看了看她,卻道:“這東西是你的?”
席鳳凝略一猶豫,道:“不是我的,是一個朋友的。”她怕東西萬一有什麼問題,也好拿朋友推托。
老師傅點頭道:“我想也不會是你的。這確實是個禮器,不過卻是個仿製品。”
“什麼!是仿製的?”席鳳凝聽了,心裏忽悠地一蕩,一下子從峰頂跌到了穀底。
齊師傅似有些不信,喃喃道:“可這上麵的銅鏽,這花紋,這手法……”
老師傅訓學生般地說道:“我早就告訴過你了,看東西不能隻看幾處,要看得全麵。你再好好看看它的鑄造方法。”
齊師傅又拿起麵具在光下細看,霍然一驚道:“這是失蠟法所鑄。”
席鳳凝心中猶抱一絲希望,問道:“什麼是失蠟法?”
齊師傅向她解釋道:“商周時代的青銅器,極大部分是用陶範法鑄成,表麵光潔度好,紋飾甚至纖毫可辨,表麵很少有氣溫孔,更少有銅液灌注而產生縮孔的情況。後來此法失傳,作偽者隻能用失蠟法鑄造,也就是用整塊的蠟模鑄造。這樣鑄造的器物表麵光滑精細,但通常會有大小不等的砂眼,甚至產生縮孔等鑄造缺陷。你看這裏的就有縮孔。”齊師傅指著麵具背部的幾個大小不等的圓形小坑說道。 席鳳凝接過麵具看了又看,雖不甚明了,但仍不死心,再問:“那麼什麼又是陶範法呢?”
齊師傅耐心地回答道:“陶範法就是將一件青銅器的模型分成若幹範塊,鑄造時,將這些範塊合攏,把銅液注入內範和外範的間隙中,這個間隙就是青銅器的壁厚,壁厚多不均勻。陶法鑄造的青銅器在範與範的結合處會留下痕跡,就是所謂的鑄痕。有的青銅器在鑄造好後,會將鑄痕打磨掉,但是青銅器的耳、足、腹下隱蔽處卻是不易處理的。”
席鳳凝聽後,眼中一亮,指著麵具耳部的接痕對齊師傅說道:“這不就是鑄痕嗎?”
齊師傅嘿嘿笑了兩聲,覺得席鳳凝還真是儒子可教:“我剛開始時,也誤以為這是範線。失蠟法中的高手有一種在模上貼蠟片的方法,所貼蠟片不合縫,鑄成後就會顯示出痕跡,讓人以為是範線。若不是再細看出背後的縮孔,我真是差點就打眼了。”
席鳳凝此時心深到底、麵色鐵灰,便想一走了之。
卻聽老師傅在一旁說道:“不過這仿器也仿得非常高明了。器形、手法都堪可稱讚。宋代也有如此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