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萬軍臨城(1 / 3)

愛新覺羅代善,與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共稱‘四大貝勒’。聽聞代善此人勇武善戰,多有戰功。萬曆三十五年(1607),與其兄褚英、貝勒舒爾哈齊統兵襲取斐悠城瓦爾喀之民,敗烏拉兵於烏碣岩,斬烏拉貝勒博克多,因功賜封“古英巴圖魯”號。萬曆四十一年(1613),又從努爾哈赤滅烏拉氏。四十四年(1616)後金政權建立,代善被封為和碩貝勒。天命三年(1618,滿清年號)四月,他又從努爾哈赤克撫順城,敗明援軍。在天命四年的薩爾滸戰役中,代善多立戰功,取開原、鐵嶺又敗蒙古牢賽兵與鐵嶺城下。八月,複克夙敵葉赫氏西城均是代善功績。

就是天命六年破沈陽、遼陽等七十與城之戰中,代善也多有戰功。可以說,代善雖然隻是努爾哈赤次子,但其功績無疑是四大貝勒中最為顯赫的,一直被視為滿清王位的正統續位者。如今,我麵對這樣一位身經百戰的‘大貝勒’,除了苦笑外還已不知還做什麼了。更要的命的是,代善領軍三萬在東城兩裏外起寨時,我城內滿打滿算,可用之兵也不過六千多人。

“打探清楚了嗎,來的代善嗎?”我問萬輝。

萬輝回道;“大人,錯不了。賊酋努爾哈赤領四萬軍還囤守在沙嶺附近,督戰西平堡那邊的戰事,西平守將羅一貫已派人來求救了,您要不要見一見?”。

西平堡還在死守?我暗暗的考慮,雖很敬重羅一貫是個義士,但如今廣寧城已是自身難保,哪還有餘力衝出去救援他,我不是不想改變曆史為大明朝留下一位忠臣良將,而是沒那能力。

“算了,幫我好好照顧他吧,不見了”我黯然道,萬輝也很識趣兒的沒再說下去。我轉頭望了望金軍正在興建中的軍寨,那真是,連延數裏,煙火不斷。

“大人”萬輝建議道:“要不要趁敵軍立足未穩,我帶些人出城衝他一陣!”。

我看了看,搖頭道;“金軍與我軍不同,他們來去如風,聚散無常,更不羞敗走,你這樣做根本沒用,還是多準備些守城器具吧。要什麼隻管去府庫中拿,我們能守一日便是一日”。

聽了我的教訓,萬輝不甘心的點點頭,“既是如此,末將這就去了,大人昨天交代的事情我再去照看一翻,希望能管點用吧”。

我也沒再說什麼,任由萬輝帶著一肚子的疑慮下了城,等他去後,我又如泥塑般盯著不遠處的那座敵營考慮了起來。

就在幾百年前,蒙古軍橫掃天下,遊牧民族的奇特戰法令許多的農耕民族很不適應。歐洲人曆來講求高牆重甲,漂亮高大的城堡往往隻憑幾百人就能堅守數年,身披上百斤重鎧的騎士們更是不可戰勝神話,連巨龍都被他們風芒蓋住風頭。但當他們遇到蒙古輕騎後,卻敗的一塌糊塗,因為他們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戰爭因素,那就是速度。

速度對我們一般人來將隻是快與慢這麼簡單,但在戰爭中,它的含義卻有很多。蒙古人打仗也完全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般勇猛無敵,其實,在很多時候他們都在撤退,甚至有一潰千裏、無法收拾的窘像。當敵人以為蒙古人再也不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進攻時,騎兵與步兵在追擊過程中便拉開致命的距離。這時,蒙古人會已令人無法想象的速度重新聚攏,又氣勢如宏的殺回來,絲毫也不會受剛剛潰敗的影響,而行動不一。他們總是用最快的速度、最勇猛氣勢解決掉對自己威脅最大敵軍騎兵,當麵對重裝騎兵時,蒙古人甚至先用身體去攻擊,隻要能把那些大鐵桶從馬上搞下去,解決掉他們就如開罐頭一樣簡單,要做的隻是把短匕首從鎧甲的夾縫處插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