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
我們考察團來華的第五天,即11日早上7點半用過早餐後,大家又分乘兩輛大巴士離開遵化,向下一個訪問地承德市進發了,全程需要5個多小時。車子穿過長城,沿著曲曲彎彎的公路,飛快地向前行駛。團員們在日本從未看過這樣雄偉壯觀的景色,車內不時地聽到“哢嚓”、“哢嚓”的快門聲。過了長城大家感到炎熱和疲勞,開始昏昏欲睡,好像進入了夢鄉。
水泉溝“萬人坑”
到達承德市已是午後1點半,這裏曾是偽滿洲國熱河省省會,以清代的離宮而聞名於世,文化遺產眾多,現在市內人口約有18萬。戰爭時期,這裏設有關東軍西南防衛司令部和監獄,還設有憲兵隊總部。“滿洲事變”兩年後的1933年3月,承德被關東軍占領。到1945年日本戰敗時,關東軍統治該地已達12個年頭。日軍將各地抓來的中國人投入監獄,有的在拷問中死去,有的被處死刑。據說犧牲者人數有三四萬人,準確數字尚不清楚。在距離監獄1.5公裏的地方有座小山,那裏就是日軍埋葬中國人遺體的水泉溝“萬人坑”。
天氣炎熱,考察團用完午飯並稍事休息後,於午後3點離開駐地賓館。大巴在大街上疾駛,約30分鍾到達了目的地。我們拿著錄音機、照相機相繼拍下了考察團一行下車的情景。許多圍觀的中國人卻露出“這裏發生了什麼事了”的表情。
離開公路登上一道急坡,沿著通往山上的小道,又行走了200米後,來到一處廣場,這就是水泉溝“萬人坑”。廣場中間矗立著一座紀念碑。此次向導彭明生先生(54歲)給我們做講解。彭先生是當地的曆史學者,曾著書論述過“萬人坑”事件。關於此事現簡介說明如下。
1933年3月4日,日本關東軍第八師團侵占了河北省(當時是熱河省)承德市。在此之前的中華民國時代承德就已有了監獄。日軍侵占後不斷地將中國人投入這座監獄。收容800人後感牢房不足,又擴充了可容納2000人的牢房150間。關東軍為加強地方統治,建立了上百條的刑律,凡對日軍統治稍有不滿的中國人,都以“反滿抗日犯”、“思想犯”、“政治犯”、“經濟犯”等各種罪名抓進來,並判處各種徒刑。
在水泉溝“萬人坑”做講解的曆史學者彭明生先生
審判也是在這裏進行的。凡判處死刑的人就地處決後,拉到水泉溝去掩埋。被害者的遺體由服刑人員搬運,在途中要路過一座橋,叫斷虹。當年凡被判死刑的人去刑場時,過這座橋就沒命了,故當地老百姓就把這座橋改叫“斷魂橋”了。剛開始埋人時,是從山下往上埋,因12年中死屍多得無處可埋,最後隻好把遺體往山上一扔了事。因此,現在從遠處往山上一看,到處都散落著瑩瑩白骨。此外,還有不少被捕者被帶到東北(偽滿洲)去強製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