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常用的用刑方式是絞刑(也可說是絞首刑),也有使用電刑的。但也有的是直接帶到水泉溝用槍殺或用刀砍殺的,然後其屍體和在監獄內處死的埋在一起。
1945年日本投降後,承德市政府曾動員市民用5天時間收集到7000多顆頭顱骨,並在山坡上挖了三個房子大小的坑,將頭顱骨等掩埋了。
戰後審判時,憲兵隊的植鬆兵長曾作證說:“日軍連無罪的農民都砍死過。”“一次從日本帶來了一把新戰刀,為了試一試該刀的刃口,便抓來兩位農民,讓他們蹲下,揮刀就把兩人的頭給砍了。然後又在被砍死農民的衣服上把刀擦了擦,說了聲‘好刃口’便揚長而去。”如此這般,日本軍國主義者沒把中國人當人看!
在當地不斷出現的遺骨
把草叢裏的遺骨記錄下來在土裏發現的牙齒等遺骨在紀念碑前默哀的訪華團
受刑者所在的偽滿洲國承德監獄(現在為河北省第五監獄)從土裏挖出的遺骨
戰後的“萬人坑”挖出犧牲者頭骨堆積成山(曆史學者彭明生提供)從土裏不斷挖掘出來的牙齒和遺骨
日本還提出“日滿共存共榮”、“大東亞共榮圈”、“五族共和”、“偽滿洲國是日本的生命線”等等一係列各種各樣的口號加以控製。彭先生的介紹整整用了一個多小時。考察團在彭先生的勸說下,都坐了下來,彭氏自己站在那裏詳細地介紹了有關日軍的占領政策以及在武力、思想、經濟、文化各個領域的問題。
雖然大家都在認真地聽彭先生的講解,但心底裏不免有一絲疑問:“真是這樣的嗎?”
講解完了,在大家請求到山上轉一轉時,考察團的永井俊策團長在身邊的草叢裏撿起一塊長20厘米左右的骨頭,其形狀類似於動物的骨頭。 “是動物骨頭吧?”
“這是不是人骨呢?”人聲嘈雜起來。
彭先生看見後肯定地說:“是人骨頭。應該是人的胳膊或是腿骨。”
在山上溜達的團員們相互交頭接耳,在茂密的草叢裏仔細看時,到處都有散落的白骨。稍微一挖就露出骨頭來,接著挖又露出了很多。其中有人的顴骨,還有牙齒,簡直令人觸目驚心。其後,團員們又把這些骨頭收集起來拍了照。
眾人問:“如何處理這些骨頭?”彭先生回答:“就請放在原地吧。”團員們再回到草叢時便悄悄地合起了雙手,用日本式的哀悼方式道:“請安息吧。”然而,這些無辜的百姓像螞蟻似的被弄死,他們能安息嗎?
“這些遺骨都是些什麼人呢?是家庭裏撐門立戶的男性?還是那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呢?”
“凶手為什麼要這麼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