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遺跡
國家公墓和國家軍事公園
葛底斯堡鎮中心的國家公墓,是當年林肯總統發表著名演說的地方。這座國家公墓是由時任賓夕法尼亞州州長柯廷任命葛底斯堡的地方律師威爾斯為聯邦軍建的一塊墓地,占地17英畝,曆時4個月建成。公墓及周圍埋葬的不僅是獲勝一方的北軍陣亡將士,戰敗的南軍陣亡將士也在其中,雙方“和平共處”同一空間。內戰結束四個月後的1863年11月19日,威爾斯律師為國家公墓奠基舉行了一個儀式,邀請儀式的主要演講人是當時哈佛大學校長、最著名的演講家艾弗苪特。後來才想到應該邀請林肯總統參加儀式。他在給林肯總統的邀請信中提出,出於安全考慮,希望林肯總統與柯廷州長、艾弗苪特校長一起住在他自己家裏,並請林肯總統在儀式上校長演講完後上台“適當地講幾句”。本來林肯總統在動身離開華盛頓的前一天就寫好了2頁紙的演講初稿,可是威爾斯律師仍然隻讓他在典禮上“講幾句”。話說艾弗苪特校長用了幾個月準備演講稿,在儀式上滔滔不絕地講了2個多小時。而林肯總統在其後走上台隻講了不到2分鍾,總共隻有272個字,響亮地提出了具有曆史意義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偉大口號。事後人們對校長的演講猶如水過鴨背沒有印象,相反,林肯不到2分鍾的簡短演說卻深入人心,成了英語文學的經典,成了在全美、全世界至今還在傳誦的曆史名篇。一個戰役,一篇演說,使葛底斯堡聞名遐邇,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鎮成了一座赫赫有名的曆史名鎮。林肯總統當年發表演說的地方,如今立有一塊紀念碑,碑上鐫刻著演說全文。林肯在威爾斯律師家住過的房間,現在是林肯房博物館,館裏展出了林肯的演說稿和威爾斯寫的信等。
葛底斯堡小鎮周圍現統稱為國家軍事公園,這是美國規模最大的古戰場紀念地。在5000英畝的範圍內有1000多處紀念物、紀念碑和大炮,還有20多座博物館。我們從國家公墓走出來,舉目遠望,草地四周盡是博物館、紀念物、大炮、工事、圍欄、戰壕,它們生動而詳盡地重現了當年南北兩軍殊死搏鬥的慘烈場麵。在翠綠起伏的原野上,成排成排地安放著用粗大木頭架構的“叉”形防禦護欄。看來北軍的工事修築在戰場東南邊的小高地上,南軍的陣地在約一英裏外遙遙相對。兩軍陣地邊上都豎立著戰後南北各州為本州所有陣亡將士建立的紀念碑。
在北卡羅米納州紀念碑附近,豎立著一座南軍的敗軍之將李將軍騎著戰馬的巨大雕像。按理說,南方邦聯是挑起南北內戰的罪魁禍首,南軍統帥李將軍理應是曆史罪人。但此刻看到他的高大形象,堪比拿破侖將軍,儼然是一個勝利者,是一位英雄。我想,這在中國無論如何是不可思議的。但在美國,南北戰爭的雙方以及此後的美國人,都沒有去計較誰是誰非,誰贏誰輸,而是坦然地將雙方的陣亡者都看作是為美利堅捐軀的戰士。正如林肯總統當年演說中說的:“我們把戰場的一角獻給為我們國家的生存而捐軀的人們”。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