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方”集團軍群向列寧格勒全力推進的時候,部署在列寧格勒北麵芬蘭一側的兩個芬蘭集團軍,為了配合德“北方”集團軍群進攻列寧格勒,也於6月底分別在彼德羅紮沃茨克和維堡方向,對蘇軍“北方”方麵軍發起猛烈的進攻,企圖從北、東兩個方向與德軍一起完成對列寧格勒的合圍。
在這種情況下,進展順利的德軍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赫普納上將得意忘形地宣稱:現在隻要一舉突破盧加河,他就拿到了打開通往列寧格勒大門的鑰匙。
相關鏈接
“巴巴羅薩”計劃
“巴巴羅薩”計劃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戰爭的代號,整場作戰在1941年6月22日展開。這個名稱是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Barbarossa”(紅胡子)。巴巴羅薩作戰從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12月以失敗告終,但東方戰線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占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
作戰原本的計劃是要快速攻克蘇聯和烏克蘭的東方領土,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為止,這條預定的終極目標也被稱為AA戰線”。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裏,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的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裝備老舊和戰術不佳的蘇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由於嚴酷的寒冬而攻勢受阻。這場作戰的受挫可以說是造成納粹德國最終戰敗的主因,也是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捩點。最重要的是,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開啟了長達數年的東方戰線,成為人類曆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數千萬人因此罹難。
雙方兵力分析
德軍:
1941年8月下旬,德軍的32個步兵師、4個坦克師、4個摩托化師和1個騎兵旅的兵力,配備6000門大炮、4500門迫擊炮和1000多架飛機逼近列寧格勒,北方集團軍群由萊布元帥指揮,下轄屈西勒爾上將的第18集團軍、布歇上將的第16集團軍和赫普納上將的第4裝甲兵團,共22個步兵師、3個裝甲師和3個摩托化師。其中,第4裝甲兵團下轄曼施泰因上將的第56裝甲軍(轄1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師、1個步兵師)、萊因哈特上將的第41裝甲軍(轄2個裝甲師、1個摩托化師、1個步兵師),以及黨衛軍“骷髏”摩托化師。
蘇軍:
擔任列寧格勒防禦任務的是西北、北方2個方麵軍,共5個集團軍,37個步兵師,9個騎兵師和10個裝甲旅,由西北方向總司令伏羅希洛夫元帥指揮。其中,西北方麵軍轄有第8、第11和第27三個集團軍,由庫茲涅佐夫上將指揮,部署在立陶宛和拉脫維亞境內,屏障列寧格勒;北方方麵軍轄有第42、第23兩個集團軍,由米爾茲可夫上將指揮,部署在列寧格勒北麵拉多加湖東西兩側,對芬軍作戰。
戰役進程
就在列寧格勒危機重重的時候,蘇軍統帥部於7月10日任命伏羅希洛夫元帥為“西北”方向指揮部最高軍事負責人,日丹諾夫為軍事委員會委員,並責成他們兩人統一指揮“西北”方麵軍和“北方”方麵軍的作戰行動。與此同時,指揮部緊急開始發動群眾力量,他們動員百萬列寧格勒居民夜以繼日地沿著盧加河畔,構築一條以盧加城為中心,南起希姆斯克,經盧加,北到金吉謝普的全長約300公裏的盧加防線,並在這條防線上部署了由4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師組成的盧加作戰集群。其主要任務就是不惜代價阻滯德軍的前進,以爭取盡可能多的時間在列寧格勒附近周圍再構築第二、第三條防線,也就是為列寧格勒爭取盡可能多的準備時間。
7月11日,德軍坦克部隊突破了盧加防線外圍據點波爾霍夫,朝著希姆斯克方向猛撲過來。就在盧加作戰集群與占據優勢的德軍拚死作戰的同時,蘇軍統帥部為減輕盧加作戰集群的壓力,命令“西北”方麵軍所屬的第11集團軍從舊魯薩開赴希姆斯克西南方向的索耳策地區,對德第4裝甲集團軍的翼側實施強有力的反突擊。這一行動使德軍損失飛機400多架,坦克120多輛,傷亡一萬餘人,迫使德“北方”集團軍群司令萊布於7月19日下令暫停進攻,並不得不在盧加河畔據守等待後援部隊一個多月,從而為列寧格勒軍民贏得了極為寶貴的準備時間。
在雙方一番緊急的調兵遣將之後,8月8日上午10時,德軍首先從盧加河下遊向蘇軍發起猛攻,德軍的大炮在滂沱大雨中一齊瞄準蘇軍陣地轟擊,頓時盧加河上彈雨如注,惡浪排空。德第41摩托化軍所屬第1、第6兩個坦克師不顧惡劣的天氣,向著列寧格勒——金吉謝普——納爾瓦鐵路線以南的一片開闊地疾馳而來。
8月9日淩晨,在經過一天的激戰之後,德第1坦克師占領了伊茲沃茲。10日,德軍繼續以第1坦克師為先導,推進到列寧格勒的莫洛斯科維策車站附近,這就使得德軍隨時都有可能切斷加特契納至納爾瓦的鐵路交通,使蘇軍在納爾瓦、金吉謝普、愛沙尼亞的3個作戰集群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為此,蘇軍“北方”方麵軍緊急命令新組建的列寧格勒第1近衛民兵師立即開赴這一地區投入戰鬥。8月12日淩晨,這支民兵部隊經過長途跋涉之後尚未來得及休整即與德軍展開激戰。後來,麵對強大的德軍,戰士們並未表現出一絲怯懦,他們勇敢的投入戰鬥,但最後由於缺乏重裝備,無法抵抗德軍重型坦克的淩厲攻勢,在成功的給德軍以重大殺傷後撤往金吉謝普。8月13日,金吉謝普防區的激戰繼續進行,德軍在遭受重大損失後,於當天下午3時突破第1近衛民兵師據守的防線,占領了莫洛斯科維策車站,徹底切斷了金吉謝普至列寧格勒的鐵路和公路線。
8月11日,在盧加河上遊的蘇軍防線左側,德軍投入重兵向希姆斯克地區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12日,德軍開始沿著伊爾門湖西岸猛攻蘇軍“西北”方麵軍指揮部的所在地——諾夫哥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