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占領莫斯科的企圖完全化為了泡影。
1942年4月,暖流融化了伏爾加河的堅冰,解凍的土地開始散發出濃鬱醉人的春天氣息,隨著春季泥濘時期的到來,蘇軍開始轉入防禦。至此,莫斯科保衛戰以蘇軍的全麵勝利而告結束。在此戰役中德軍損失官兵50餘萬人(其中凍死凍傷10萬餘人),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萬輛。
戰役影響
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在20世紀世界戰爭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和軍事意義,它打破了希特勒閃擊速勝的希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德軍第一次遭到重大失敗,為戰爭形勢的根本扭轉奠定了基礎,從而成為20世紀“一個冬天的神話”。戰爭的勝利使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破滅了,給蘇聯人民以極大的鼓舞,堅定了奪取最後勝利的信心,同時也給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各國人民以巨大鼓舞,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和發展,為最後戰勝法西斯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雙方主將
朱可夫:
朱可夫(1896—1974),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是蘇德戰爭中繼斯大林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蘇軍統帥,因其在蘇德戰爭中的卓越功勳,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因此成為僅有的四次榮膺蘇聯英雄榮譽稱號的兩人之一。他是蘇聯的民族英雄。
朱可夫在從士兵到元帥的漫長軍旅生涯中立下了赫赫戰功。四次榮膺蘇聯英雄稱號,是僅有的四次榮膺此稱號的兩人之一(另一人是對勳章有執著狂的蘇共領導人勃列日涅夫,他的蘇聯英雄幾乎都是自己頒給自己的)。榮獲列寧勳章6枚,十月革命勳章1枚,紅旗勳章3枚,一級蘇沃洛夫勳章2枚,“勝利”最高功勳章2枚,圖瓦共和國“共和國”勳章1枚,蒙古人民共和國英雄(1969),榮譽武器1件,獎章及外國勳章多枚。防空軍事指揮學院以其名字命名。
古德裏安:
古德裏安(1888—1954),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裏安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著名陸軍戰術“閃電戰”創始人。當然,從政治角度來說,他們絕對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凶,對別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是希特勒禍害天下的殺手。
而從軍事角度來看,他們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 對世界軍事曆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與那些製造屠殺的納粹德國政客們和黨衛軍首腦相比,身為正規的德國國防軍優秀將領的他們還算清白,他們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策劃指揮,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們令人驚歎的軍事造詣,使他們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曆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
古德裏安的閃電戰,裝甲集群,不到一個月就消滅了波蘭。一個多月就占領了法國,如果敦刻爾克大撤退中不是希特勒對閃電戰的速度產生疑惑,以為有詐,不讓進攻,那麼33萬英法聯軍早就成為了他的戰利品。進攻蘇聯,6天抓獲了200萬俘虜,最後他幹脆說:“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放下武器從道路上滾開,免得擋路”。這是閃電戰之父。
博克:
博克(1880—1945),出生於勃蘭登堡省庫斯特林的軍人世家。父親曾升至少將,母親也是軍人家庭出身,博克從小就向往成為真正的軍人,在軍界大幹一番。博克先後到格羅斯利希特菲爾德軍校和波茨坦軍校學習。1898年,博克以優異成績從軍校畢業,獲得少尉軍銜,1905年任營部副官,1907年任團部副官,1908年晉升為中尉。1910年,博克調入總參謀部任職。1912年,博克晉升為上尉。博克在陸軍中獲得“庫斯將林的聖火”的綽號。
戰爭中的故事
莫斯科保衛戰中的中國老兵
一個春夏之交的下午,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帕維爾·施密德夫,來到安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一間病房內,代表俄羅斯政府向在這裏住院的楊醒夫老人授予“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獎章”。此前的1996年底,俄羅斯聯邦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蔡浦林也曾代表俄羅斯政府授予楊醒夫先生“衛國戰爭勝利50周年紀念獎章”和“朱可夫紀念獎章”各一枚。而早在前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後,他就曾獲得前蘇聯最高蘇維埃授予的“戰勝德國”“戰勝日本”和“戰鬥功勳”獎章……
楊醒夫出生於1917年。1929年7月,楊醒夫的曾祖母病故,在外行醫多年的父親楊文通回家奔喪。父親辭別之際,12歲的楊醒夫執意要跟父親一起走。此時,楊醒夫還不知道父親三年前就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任地下黨支部負責人。眼見家裏唯一的男孩要離開自己,母親楊王氏說什麼也不讓他走。不顧母親的苦苦哀求,年輕的楊醒夫撒腿就跑,執著的母親在後邊追,慌忙中,楊醒夫跑掉了一隻鞋子,就這樣光著腳跑到火車站,翻上了父親乘坐的火車……當時楊醒夫怎麼也沒有想到,這竟是與母親的訣別。直到1945年,他才跟著蘇聯紅軍打回東北踏上故土,看見的卻隻有母親墳塋上的萋萋芳草。
1931年9月底,黨組織指示楊文通在日軍未入犯齊齊哈爾前把醫藥、設備等運往齊齊哈爾,與蘇子元(建國後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外廣播主任)一起開辦“龍江醫院”,以醫療為名秘密從事地下工作。情報站建立初期有9名工作人員,由中共黨員楊文通擔任院長,楊醒夫也成了一名穿白大褂的小醫生。此後,楊醒夫成為綏寧特委的一名秘密交通員。在日偽統治異常殘酷的嚴峻形勢下,齊齊哈爾地下軍事情報站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8年沒有槍聲的殊死戰鬥。而精明果敢年少的楊醒夫在情報站對敵鬥爭的4年多時間裏,多次出色完成了組織交給的各種任務。
1935年,經曆了可能暴露的危險之後,黨組織決定把他送往蘇聯海參崴中國列寧學院學習。為了保密的需要,楊醒夫隨母親姓王,改名王福。
1941年6月22日黃昏時分,正在大街上悠然散步的王福聽到街頭有線廣播突然響起,隨即傳來蘇聯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的聲音:“法西斯德國背信棄義不宣而戰,突然進攻蘇聯。黨號召蘇聯人民奮起捍衛自由和獨立,捍衛自己的社會主義祖國。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我們必勝!”王福知道,戰爭打響了,自己也是“蘇聯人民”的一員,完全有責任和義務保衛蘇聯打擊德寇。1941年6月,王福毅然投筆從戎應征入伍,成為蘇聯太平洋艦隊第64海軍陸戰旅少尉排長,加入了蘇聯衛國戰爭。
1941年9月底,希特勒對莫斯科發動總攻,蘇聯國防委員會急調7個海軍陸戰隊旅馳援首都,太平洋艦隊獨立64旅也在其列。莫斯科成千上萬的軍民在“堅決死守莫斯科”戰鬥口號鼓舞下,在最危急的時刻,在每一寸土地都上與德國人展開了拚死作戰,使德軍每前進半步都要付出無數血的代價。隨著德軍的步步逼近,蘇軍的抵抗也越來越頑強。
11月底的莫斯科已是寒冬季節。11月30日,風雪稍停。不堪寒冷的德國人叫嚷著“希特勒萬歲”,再度蜂擁而上,妄圖一舉攻克莫斯科,盡快結束戰爭。王福沉著指揮全排戰士與數倍於己的敵人英勇奮戰。在蘇聯紅軍殊死搏擊下,半個小時後德軍全線潰逃……
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宣戰。9日淩晨,王福跟隨蘇聯紅軍,回到了闊別10年的祖國。“打回來了,終於打回來了!”家鄉的故土時刻牽絆著遊子的思念,此次歸鄉令王福激動萬分。在1945年8月的20多天時間裏,王福隨蘇軍先後參與了解放東北撫遠、富錦、佳木斯和哈爾濱等重大戰役。
戰爭遺跡
勝利廣場
勝利廣場,位於俄羅斯莫斯科市。為了紀念法反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而建,建成於1995年5月。廣場的代表性雕塑為勝利女神紀念碑,碑高141.8米,象征著1418天的衛國戰爭。廣場還有凱旋門等著名雕塑。勝利廣場是俄羅斯人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衛國戰爭的紀念,寄托著他們對和平的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