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命令中同時決定將於8月1日發起作戰。
7月4日,美軍偵察機發現日軍已經開始在瓜島上修建機場,如果瓜島機場修成,日軍從這一機場起飛的飛機能夠到達聖埃斯皮裏圖島、埃法特島、新喀裏多尼亞島一線,那將嚴重威脅了美國至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參謀長聯席會議立即將“瞭望台”作戰的第一階段作戰目標改為瓜島和圖拉吉島。
戈姆利中將見日軍兵力比預想中的強大,而自己的準備工作又沒有完全做好,現在又要將登陸地點前移,缺乏勝利的信心,要求推遲進攻,經尼米茲說服才同意於8月7日發起進攻。參戰兵力分為三部分,一是特納少將指揮的登陸運輸編隊,編有23艘運輸船和11艘驅逐艦,負責將海軍陸戰第1師送上瓜島和圖拉吉島。二是克拉奇利少將指揮的掩護編隊,編有巡洋艦、驅逐艦各8艘,負責直接掩護登陸運輸隊。三是弗萊徹中將指揮的特混艦隊,共有航母3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16艘,油船3艘,負責海空支援與掩護。還有西南太平洋戰區的300架岸基飛機提供空中支援。上述部隊7月26日在斐濟群島海域集結,7月28日至31日,海軍陸戰第一師在斐濟群島的科勞島進行了登陸演習,艦艇部隊也進行了與登陸部隊的合同演練。
美軍的作戰準備不夠充分,由於瓜島曆來鮮為人知,美軍除了曾在瓜島的澳大利亞種植園主提供的零星情報外,就隻有一張九十年前的海圖、幾張傳教士拍攝的舊照片和傑克·倫敦撰寫的關於所羅門群島的小說了。作為登陸主力的陸戰第一師是美國最早進行登陸戰專項訓練的精銳部隊,但是該師大批優秀的訓練有素的軍官、士兵被調去作為新組建的陸戰第2、3師的骨幹,現在部隊成員大都是剛入伍的新兵,戰鬥力已不可與老1師同日而語,1942年6月底,陸戰一師的三個團中,第5團剛到達新西蘭;第7團幾乎全由新兵組成,剛結束新兵基本訓練,到達薩摩亞;第1團則還在開往南太平洋的途中。師長範德格裏夫特少將得到保證,該師1942年底以前不會參戰,至少還有半年的訓練時間。但範德格裏夫特6月26日剛到新西蘭的奧克蘭,就被告之將參加8月的瓜島作戰,他甚至以前根本不知道有瓜島,看了作戰計劃將其戲稱為“瘟疫行動”。戰役準備時間僅四個星期,準備工作極其緊張。由於參加登陸作戰的運輸船的物資裝載必須按照特殊的“戰鬥裝載”標準裝載,港口又小,所以奧克蘭港口堆滿了大量來不及運走的作戰物資,此時正逢新西蘭多雨的冬季,連日大雨,使碼頭上秩序混亂,加上碼頭工人正在進行罷工,陸戰一師的官兵不得不自己進行卸貨、裝載的工作,他們分成三班,二十四小時連續不斷工作,疲憊不堪,怨聲載道。戈姆利的司令部也是一片混亂,他的司令部剛剛組建,參謀人員還很少,而作戰準備時間又那麼急促,把他們搞得手忙腳亂。最大的問題是兵力不足,陸戰一師隻有兩個團到達戰區,另一個團還在薩摩亞,經戈姆利和範德格裏夫特的強烈要求,才將陸戰第2師的第2團和其他部隊三個營編入陸戰一師的建製,勉強湊成一個加強師,總兵力約一萬八千人。但這三個團都還沒進行過嚴格、係統的登陸戰訓練,戰術水平、戰鬥力都很低。在7月28日舉行的臨戰演習中,情況非常糟糕,範德格裏夫特隻好自我安慰:“好萊塢的慣例是糟糕的彩排預示著成功的公演。”
弗萊徹中將不願讓他的航母在敵岸基飛機活動半徑範圍因停留過久而成為被攻擊目標,公然拒絕在瓜島海域停留五天,隻肯停留兩天。他的這一態度更是讓戈姆利對這次作戰憂心忡忡,而戈姆利又無權指揮弗萊徹,戈姆利幹脆把指揮權交給弗萊徹,自己留在了努美阿。來努美阿視察作戰準備工作的海軍作戰部長助理福萊斯特爾將軍了解這些情況後,就對戈姆利說:“如果美國人民知道我們的部隊就這樣去打仗,一定會起來造反的!”
一切跡象表明,對於美軍這將是一場艱苦的戰鬥。
相關鏈接
瓜達爾卡納爾島
瓜達爾卡納爾島通常簡稱瓜島,位於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的東南端,在南緯9°30′、東經160°。是西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最大和最主要的島嶼,是太平洋西部一係列火山島嶼之一,為火山島。
瓜達爾卡納爾島長150公裏,寬48公裏,陸地麵積約5,302平方公裏。中部有許多山脊尖削的山脈,最高峰馬卡拉康布,海拔2,447米。北部沿海有較大平原。南岸懸崖陡壁直逼海邊。許多湍急的小河從森林茂密的山區流向海邊,沿岸部分地區為紅樹沼澤。北岸有首都荷尼阿拉。經濟以椰子、木材、可可和水果為主。亦產橡膠。1893年成為英屬所羅門群島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