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瓜島爭奪戰(3)(2 / 3)

1月19日,原忠一率領“利根”號從特魯克出發,22日到達馬紹爾群島的賈盧伊特島,原忠一與各參戰部隊指揮員研究行動計劃並稍事休整,於23日從賈盧伊特島出發,前往坎頓島西北400海裏水域活動,並進行無線電佯動。2月2日又前往馬紹爾群島以東海域活動,同樣進行了無線電佯動,然後於2月7日返回特魯克。

伊-8號潛艇則於1月23日和2月1日夜間兩次對坎頓島進行了炮擊。第802航空隊1月19日起,從馬金島出動水上飛機對豪蘭島和貝克島進行偵察,並從1月21日起連續多日對這兩個島嶼進行了空中監視。2月上旬,鑒於瓜島撤退行動基本結束,“東方牽製行動”也告結束。

1月27日,美軍一批去瓜島換防的部隊由1艘運輸船運載,從努美阿起航。哈爾西為保障其航行中的安全,派出了包括航母和戰列艦在內的五支編隊擔任掩護,其中負責近距掩護的是由吉芬少將指揮的第18特混編隊,有3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

日軍在瓜島附近海域部署有大量潛艇,1月29日發現美軍的第18特混編隊正在倫內爾島海域航行,就迅速通報基地,日軍隨即從蒙達機場起飛十多架魚雷機前去攻擊,日機臨空時美軍的航行隊形是:3艘重巡洋艦在右,3艘輕巡洋艦在左,成雙縱隊;6艘驅逐艦則在前方呈傘形隊形,這種隊形的後方和兩側都未布置防禦艦隻,不適合防空作戰,當天黃昏美艦雷達發現60海裏外的日機後,吉芬既未改變隊形,也未做任何防空準備。日機分成兩隊,先由2架飛機進行佯攻,隨後退出戰鬥,吉芬以為戰鬥已經結束,仍以原隊形繼續航行。天黑後,日機突然投下照明彈,接著發動攻擊,美艦以猛烈炮火對空射擊,有數架日機被擊落,其中有一架在“芝加哥”號左前方中彈墜海,燃起的火焰將“芝加哥”號照得清清楚楚,立即引來日機的集中攻擊,“芝加哥”號被兩條魚雷命中,機艙進水,主機停轉。吉芬率領其餘軍艦向東轉向,同時減低航速,以減少航行中的艦尾浪花,並命令禁止射擊。日機失去目標,打開航行燈,還發射曳光彈,企圖引誘美艦開火,但美艦不為所動,一炮不發,日機在黑夜中找不到目標,盤旋幾圈後隻得返航。

次日,吉芬率4艘巡洋艦向埃法特返航,“路易斯維爾”號巡洋艦則拖帶“芝加哥”號在6艘驅逐艦的保護下以4節航速駛往聖埃斯皮裏圖島,並由“企業”號航母派出10架戰鬥機擔任空中掩護。下午,日軍12架魚雷機前去攻擊“企業”號航母,為“芝加哥”號進行空中掩護的戰鬥機有6架被調去攔截,並擊落3架日機,但其餘的9架日機高速擺脫了美機的攔截,轉而攻擊“芝加哥”號,“芝加哥”號因航速太慢,難以實施有效機動,被四條魚雷命中,二十分鍾後沉沒,還有一艘驅逐艦被擊傷,9架日機中則有7架被擊落。

尼米茲對有著6艘驅逐艦和10架戰鬥機保護下的“芝加哥”號被擊沉,感到痛心和不可理解。日機集中攻擊第18特混編隊,沒有去攻擊美軍4艘滿載部隊的運輸船,因此運輸船順利抵達瓜島。這次海空戰史稱“倫內爾島海空戰”,美軍1艘巡洋艦被擊沉,1艘驅逐艦被擊傷,日軍損失飛機15架。

這些上述行動,造成了日軍即將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假象,甚至1月22日,哈爾西陪同海軍作戰部長諾克斯和太平洋戰區總司令尼米茲視察瓜島,三位久經沙場的高級將領都沒有察覺日軍即將撤退的跡象。

為了壓製美軍的航空兵力,日軍將東南太平洋地區的約100架陸軍飛機和約200架海軍飛機集結到拉包爾,從1月25日以後,對美軍在瓜島和聖埃斯皮裏圖島的機場進行了多次空襲。日軍原計劃1月30日和31日兩天,對瓜島實施大規模空襲,然後乘美軍航空力量遭到削弱之際組織撤退。但因天氣不佳,空襲計劃被迫延期,不料,31日晚,拉包爾反而遭到了美軍的空襲,日軍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寶貴的飛機,一下子就損失50架。這使得日軍不敢再等待空襲計劃的實施,就決定事不宜遲立即組織撤退。

三橋本少將率領20艘驅逐艦於2月1日九時三十分從肖特蘭島出發,進行第一次撤退行動,橋本編隊當天十三時許被美軍的偵察機發現,美軍判斷這是日軍為發動總攻而向瓜島運送的增援部隊,出動飛機進行阻擊,36架轟炸機於十六時許臨空轟炸,日軍擔任空中掩護的18架“零式”戰鬥機全力迎戰,擊落美機4架,將美機擊退。橋本旗艦“卷波”號被近失彈炸傷,被迫返航。其餘19艘驅逐艦於深夜到達瓜島埃斯佩蘭斯角附近海域,以8艘驅逐艦擔任警戒,11艘靠岸,接運撤退人員。在撤退過程中,美軍的魚雷艇和飛機多次前來攻擊,都被日軍的警戒艦隻擊退,“卷雲”號在規避魚雷艇發射的魚雷時被水雷炸傷,後因傷勢太重由“夕立”號驅逐艦用魚雷將其擊沉。2月2日淩晨,橋本編隊接下5414人開始返航,途中也曾遭到美機空襲,但無損失。中午安全回到肖特蘭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