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的故事
被通緝的魏德林
1945年4月24日這一天,德軍陣營中又發生了些有意思的事。在城市外圍作戰中與部隊失散的第56裝甲軍軍長魏德林炮兵上將總算到了還未被蘇軍控製的柏林郊區,撥通了一台公用電話。從電話的那一頭卻傳來了令他震驚的消息: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已經下達了逮捕他的命令,罪名是臨陣脫逃。
現年54歲,在德國軍隊中服務了34年的魏德林此刻大概是百感交集。在他以炮兵團長的身份開始了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曆史,1942年1月1日,魏德林開始接管第86步兵師,帶領這支部隊在莫斯科城下應付蘇軍淩厲的冬季大反攻,一個月後晉升為陸軍少將。從1943年到1944年他陸續晉升為中將、炮兵上將,並開始指揮裝甲軍。1945年4月10日,具有豐富東線戰爭經驗的魏德林被任命為第56裝甲軍軍長,他的軍被集結在布賽第9集團軍和曼陀菲爾第3裝甲集團軍背後,充當預備隊。1945年4月12、13日夜間,第56裝甲軍被編入第9集團軍——在蘇軍兵臨帝國首都的時候,大概很少有人還會記得德國第9集團軍和第56裝甲軍(1942年3月前稱為第56摩托化軍)曾經兵臨莫斯科的往事。
就在這天,失蹤多日的魏德林來到柏林,並打了那個倒黴的電話。而他的裝甲軍一部分此時正在柏林向東南方的施普雷河一線撤退中。在黨衛軍“諾爾蘭德”第11裝甲步兵師(該師是在4月18日夜間從第3裝甲集團軍調來的,是一支由北歐各民族“誌願軍”組成部隊)掩護下,魏德林的殘兵敗將渡過施普雷河,退入了柏林南郊和東郊。這項任務由“明赫貝格”裝甲師的師長沃納穆默特少將指揮。在德軍撤退道路兩側的樹木和電線杆上,吊著不少被處決的逃兵,而負責這項任務的各種黨衛軍特遣隊和戰地法庭則在混亂不堪的戰場上到處晃悠,有時就把絞索裝在箱子裏。穆默特據說很不歡迎這種黨衛軍戰地法庭,並揚言要對其格殺無論。不過話也說回來,除了黨衛軍以外,德國陸軍的第3軍區(駐柏林)也成立了類似的法庭,其任務同樣是以最快的速度處決逃兵和意誌動搖者。不過對於想開小差的人來說,陸軍和黨衛軍的戰地法庭和海軍的相比,還是很人道的。鄧尼茨毫不含糊的用處決維持著德國海軍的反動傳統。而魏德林暫時管不了這麼多,他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洗脫自己。為此他直接跑到了總理府。希特勒看來對魏德林的辯解非常滿意,甚至還決定委任他為柏林城防司令。據說這項命令是由陸軍總參謀長克萊勃斯向魏德林宣布的,而炮兵上將卻並沒有因此而歡欣鼓舞,卻悲哀的回答說:“與其讓我接受這項任命,倒不如先槍斃我”。
魏德林此刻大概非常羨慕他的前任——雷曼將軍。希特勒決定親自接管柏林防區後,又據說突發奇想任命了一個隻有27歲的中校貝倫芬戈爾擔任城防司令,而在11個小時後又撤銷了這道任命。不過此人還是被希特勒提拔為將軍,負責柏林A、B防區。據說他在柏林戰役最後的時刻還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搞來了12輛“虎王”或者“虎”式1型坦克(“明赫貝格”裝甲師擁有後一種裝備)。不過這個傲慢自大的年輕人為此付出的代價很慘重:他最終淪為紅軍的戰俘,而且一去不返。
不管魏德林樂意與否,他也隻能接受元首的這項任命。不然的話,槍斃也隻能是最佳的結果,搞不好還會被送到蓋世太保,剝掉衣服,抽掉褲腰帶,脖子上套上鋼琴弦之類的玩藝。1944年720事件的幾個主謀就是用類似的辦法處決的,據說過程還被拍成了紀錄片,在軍隊中放映過。而魏德林即便沒有看過這部紀錄片,對其間細節大概也會有所耳聞。於是他做出了最明智的決定,把司令部搬進了班德勒大街,在那裏指揮德國首都的最後防禦戰。
生死之間的選擇
在柏林會戰的戰場上,雙方常為爭奪一棟樓或一條街道而付出慘痛的代價,投入大量的兵力。據說一次在某個小巷旁,兩支軍隊偶遇,雙方激烈交火,單片四散,硝煙彌漫;在街道中間,有一名德國的嬰兒在哇哇哭泣,炮彈不時在他的身旁爆炸,隨時都有被炸死的危險。這時一名,一名蘇軍士兵想去救那名孩童,他不顧隊友們的勸阻,奮不顧身的衝了上去。同伴們也隻能開火掩護。令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當士兵衝出戰壕,來到小孩身旁時,雙方都停止了交火,蘇軍戰士把孩童抱起,快速跑到掩體後方,把孩童交給了隊友。隨後,雙方又開始了交火,而他不幸被一發子彈射中後背,進了後方醫院。
事情過後,一個蘇聯戰地記者來采訪他時,問他:“你為什麼要就那個孩子,他是德國人啊!”蘇軍戰士含著淚的給記者講述了另一個感人的故事: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戰場上,他受了傷,和他的一條狗躲在一個樓道裏。這時,兩名德國士兵發現了他們,狗看了看德國士兵,用舌頭舔了舔男孩,士兵知道,狗是想讓他們就他,男孩已經奄奄一息了,他看了看狗,又看了看德國士兵,士兵也知道,男孩是不想讓他們殺掉他的狗。兩名德國士兵互相看了看,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們救了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