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耀眼的明珠,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不僅內容博大精深,而且思想精邃且富有前瞻性,其邏輯縝密嚴謹。《孫子兵法》成書大約是在春秋末期,作者是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偉大軍事家孫武。該書自問世以來,就對我國古代軍事戰略的學術研究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人們尊奉為“兵經”“百世談兵之祖”。中國曆代用兵者,無不從《孫子兵法》中汲取了高超的用兵謀略,以此來指導實際作戰中的用兵之法,它也是現在研究古代軍事戰略的重要理論依據。曆史上第一個係統為《孫子兵法》作注解的人就是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這也為我們後人更好地研究這部奇書打開了門。

《三十六計》也是兵家謀略的典範之作,它最早見於《南齊書》,語出《王敬則傳》,檀道濟兵敗,用三十六計中最後一計“走為上策”,此後,三十六計便在民間各處流傳開來。在此書中,“借刀殺人”“金蟬脫殼”等三十六條計策各由熟話概括,用一兩句以釋其義,加起來也就不過區區幾百字,但是卻字字珠璣,每一字一句無不是在談智謀,措辭簡約易懂,集成世人之大智慧。

到了今天,《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已經不僅僅是兵家言論,它們的應用幾乎已經觸及了社會的各個層麵。有越來越多的人從這兩本書中獲益,他們懂得“變通”,能將兵法計謀化為己用。無論是商場、管理、交際還是生活方麵,你幾乎隨處可以見到兵法的蹤影。

例如,美國著名的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就將《孫子兵法》列為他們的教學參考書,並且嚴令學生要刻苦鑽研,學以致用。日本鬆下電器的總裁鬆下幸之助也十分推崇《孫子兵法》,並將其作為自己的企業文化,運用其中的思想來管理每一名員工。像類似這樣的範例,已經多得無法估量。事實證明,《孫子兵法》帶給世人的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謀”,而具有了更加深刻化和生活化的內涵。

編者編輯這本書,本意是想讓讀者更清晰地理解這兩本古書的內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便采用“經典重現”“古文譯讀”“前沿詮釋”的綜合形式進行解讀。

在“前沿詮釋”部分用解說的方式,讓讀者在風雲變幻中理解兵法的奧義。當然,本書並不是不著邊際地進行想象,而是用真實的事例更加精確、合理地解讀與釋義。

這兩本書的原著文章詞簡意深,比較難懂。因此,在釋義過程中,我們邀請了數位知名曆史學者參與其中,並列舉了許多古今中外的著名戰役與原文相結合,從而分析出其中的兵法思想。例如,孫子在書中提到怎樣巧妙地運用間諜的手法,因為他認為這樣就能夠準確有效地知曉對方的情況,等到帶兵打仗的時候,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我方的損失,這樣就能取得戰爭的勝利。間諜的事例在我國古代曆史上也是屢見不鮮,四大美女中的西施和貂蟬都有幸承擔了這一職責。而《三十六計》中的反間計運用得最到位的就是《三國演義》中那個倒黴的蔣幹了,他兩次渡江,自以為獲取了軍事機密,沒想到卻中了周瑜的計謀,反而將曹操大軍害得一敗塗地。

就這樣,原文與譯文對應,譯文與典故對應,再加上專家對文章的解析點評,為讀者展現了一部通俗易懂、耐看實用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謀略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