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附錄二《尉繚子》 (14)(2 / 2)

隻有冷靜沉著才能治理好軍隊,急躁暴虐會使軍隊陷於混亂。排兵和布陣,有常規的法令。布陣的疏密,有固定的方法和規則。列隊先後次序同樣有適當的規定。常規的條令,不是為了追擊逃敵或襲擊城池。隊形前後的次序紊亂會使部隊失去控製,因此走在前邊的人如果擾亂次序,後邊的人就可以將他殺掉。通常部隊的列陣,有些士兵麵向敵人,有些士兵麵向內部,有站立的陣式,有坐著的陣式。麵向敵軍目的是防備敵人的襲擊,麵向內部目的是維護軍中的安全,站立的陣式目的是準備進攻,坐著的陣式目的是準備駐守。站立、坐著並行的陣式,是為了進攻和駐守兩相配合的需要,將帥要在陣中指揮。士兵在坐陣中使用劍和斧,在站立陣式中使用戟和弩,將帥也要在陣中指揮。善於作戰的將帥,會先用正麵部隊與敵軍交戰,然後用機動部隊對敵軍進行打擊,這樣必能取得勝利。

將帥與士兵之間沒有父子般的親近、沒有血緣關係、也沒有親屬之間的感情。前麵雖然有崇山峻嶺、萬丈深淵,但是士卒一旦遇到敵人就會勇敢地衝上去,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是因為他們如果義無反顧地進攻可以得到獎賞,如果逃跑就會受到被處死的刑罰。如果將帥不能夠明確獎賞,嚴格執行刑罰,則一定會出現軍隊潰敗、將帥死傷、士卒被害的悲慘結局。如果將帥想管理好士兵,無論在軍營,還是在行軍列陣之時,他都應嚴格執行刑罰,明確獎賞的規定,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戰鬥前要布置好斧鉞,設置好章旗,表示對立功者一定會獎賞,對違犯軍令者一定要處死。敵我雙方相對峙時,兩軍陣列布置完畢且距離非常近,將帥擂鼓指揮作戰的時候,其指揮是否得當關乎國家存亡和將士的生死。即使是天下會用兵的人,也不能抵禦指揮正確的軍隊。當軍隊排好陣式看著敵人,戴好徽章設立軍旗,兩軍的弓箭尚未上弩,兵器還沒有接觸之時,敵軍前部大聲呼喊的是在虛張聲勢,如果敵軍後半部分呼喊就表明他們力量充實,如果敵軍不大聲呼喊表明另有計謀,虛、實、秘就是用兵的三種不同形態啊。

兵令下第二十四諸縣去軍百裏者,皆為守禦之備,如居邊之一城也。有令起軍,將吏受鼓旗、戈甲。發日,後其將吏出於縣部界者,以坐後戍法。兵戍邊一歲遂亡不從其將吏,比於亡軍。父母妻子知之,與同罪;弗知,赦之。卒後將吏至大將之所一日,父母妻子盡同罪。卒逃歸至家一日,父母妻子弗捕執及不言,亦同罪。

戰而失其將吏,及將吏戰而死,卒獨北而還,其法當盡斬之。將吏將其卒北,斬其將而奪其卒者,賞。軍無功者戍三歲。軍大戰,大將死,從吏五百以上不能死敵者,皆當斬。及大將左右近卒在陳中者,皆當斬。餘士卒有軍功者奪一功,其無軍功者戍三歲。戰亡伍人,及伍人戰死不得其屍,同伍盡奪其功,[其無]軍功者戍三歲。得其屍,罪赦。卒逃歸及……軍之傷[□]也,國之大費也,而將不能禁止,此內自弱之道也。

軍之利害,在國之名實。名在軍而實居於家,[軍]不得其實,家不得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