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19日,中國證監會宣布B股市場向境內投資者開放,B股立即成為中國證券市場最引人注目的投資品種,受到境內投資者的熱情追捧,B股價格成倍地上漲。沒有人否認,低迷8年之久的B股市場終於迎來了它第一個燦爛的春天。但是,有資格進入B股市場享受這燦爛陽光的人,卻隻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大部分股民隻能在場外望著他人賺得盆滿缽溢而當一個無奈的看客。好不容易熬到6月1日,在場外看著B股市場風起雲湧卻無緣入市的股民,終於有機會進入了他們夢寐以求的B股市場時,卻發現前幾天還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B股市場,現在則是熊氣彌漫,跌聲一片。他們還沒有分享到一點B股對境內投資者全麵開放的好處,便全部被暴跌的股價套牢了。為此,他們不禁心生疑惑:B股市場的春天是否這麼快就結束了呢?2001年的B股市場,無疑在全世界的證券市場都是獨樹一幟,大出風頭。它創造的兩個“世界奇跡”,即拉升速度最快,短期調整幅度最大,在整個證券史上也是罕見的。
中國的股民,絕對難以忘記2001年2月19日這個必將載入中國乃至世界證券發展史冊的日子。在這一天,低迷已久的B股市場終於在新世紀的第一個春天迎來了它嶄新的機遇——長期對境內投資者關閉的大門,終於向中國老百姓開放了!雖然絕大多數股民不熟悉B股,不了解B股市場,但他們本能地意識到,中國證監會的這一舉措,不僅對B股市場的發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力量,而且對於中國股民來說,又多了一條投資渠道,多了一個賺錢的機會。
確實,正如數以百計的證券媒體、千千萬萬的股評專家天天高興地給股民算的賬,截至2001年2月19日,全國B股上市公司隻有114家,總流通市值約為538億元人民幣,而到2001年1月底,我國居民外彙存款餘額已經高達749億美元,加上A、B股之間巨大的價格差距,因此現階段推出的開放B股市場的政策,被相當多的人認為是中國股民最後一個有可能獲得暴利的機會,是老百姓擁有的又一個投資樂園。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B股的消息公布後,僅兩天時間,全國便新開B股賬戶34萬,超過過去8年的總和;而B股市場複盤後連續5天無量漲停,出現了全世界股市絕無僅有的“有行無市”、“無量漲停”的現象。毫無疑問,連續8年處於冰凍狀態的B股市場,終於迎來了第一個燦爛的春天。
但是,給許多投資者兜頭一瓢冷水的是,這個春天來得突然,去得迅速。由於開始還隻是有限製地開放,隻有在2月19日之前有外彙存款的才能進入B股市場,因此絕大多數股民隻能在場外看著B股一天一個漲停,看著有資格進入B股市場的幸運兒賺得盆滿缽溢大發橫財幹著急。許多人隻能翹首盼望“六一”後B股市場對境內投資者的全麵開放。
出乎絕大多數人預料的是,當苦苦等待了幾個月的股民捧著大把大把的外彙,湧進那幾個月內已經製造了許許多多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的B股市場,期望有所收獲時,現實卻給他們當頭一棒:B股市場沒有像人們預料的那樣繼續著春天的行情,更談不上出現夏天的火爆和秋天的豐收,而是一步跨進了寒冷的冬天。B股指數如洪水決堤一樣一瀉千裏,許多B股價格又回到了2月19日啟動前的位置。新投資者並未分享到勝利的成果,而是品嚐到一杯苦酒:6月1日後,深滬B股即出現急挫行情,深B指數5月28日最高點為2453點,8月7日最低跌到1327.77點,最大跌幅高達45%;滬B指數6月1日最高點為241點,最低探至130點,最大跌幅為46%。
有人說,對於6月1日後入市的股民來說,今年的B股市場仿佛一座圍城,城裏的人圍在桌旁大快朵頤,而城外的人看著美味佳肴卻隻有參觀的份兒。可等到城門大開他們急忙手持大把外彙衝進去時,桌上早已是杯空碗淨,你不但沒有吃到一點殘湯剩菜,反而要你付他人大吃大喝的賬單。
不管怎麼說,B股連續暴漲的時代已成為曆史,大幅回調已成為不可更改的現實。對此,我們埋怨也好,後悔也好,都無濟於事,重要的是總結經驗,以利再戰。事實上,前一段B股的暴漲是非理性的,後來的暴跌也是不正常的。B股暴漲的曆史已經結束,但B股的行情卻沒有終止;相反,隨著我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加大,B股市場依然不失為老百姓的又一較好的投資渠道。現在的關鍵是,我們必須正確認識B股市場,理性操作B股。那種B股開放初期隻要買到B股就能賺錢的時代已一去不複還,現在要在B股市場賺錢,沒有認真理智的分析,沒有正確合理的操作,是很難成功的。
因此,當塵埃落定,我們有必要再回首這段喧囂與鉛華,以獲得更理性的認識,在B股市場發生重大轉變的時刻,正確把握B股市場的脈搏,真正享受B股市場對內開放這個曆史性機遇帶給我們的利益。
一、開放政策刮起B股旋風
一石激起千重浪
2001年2月19日,星期一,一個非常普通的日子。
對於那些常年征戰於股市的股民來說,這天也和其他無數個交易日一樣,不過是日常生活的一個延續。他們或騎自行車,或坐公交車,或開著自己的私車,走進營業部的大廳,然後便是盯著電腦顯示屏,尋找自己熟悉的股票。
午後,深滬B股突然宣布暫停交易,原因是“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有重要消息即將公布”。一時間,B股市場將有利好出台的傳言四起,對B股的猜測也同時帶動滬深綜指雙雙走出了近期少見的單邊上揚趨勢。由於有重要消息即將公布而對兩市B股實行臨時停市,這在中國證券市場還是第一次。
當晚7點25分,中國證監會通過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宣布“境內居民可以用合法持有的外彙開立B股賬戶,交易B股股票”,其理由是中國外彙資本流動的宏觀形勢已發生了顯著變化,有必要適應這一變化,相應調整B股市場政策。中國證監會強調,B股市場是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窗口,允許境內居民參與B股市場交易,有利於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
如果仔細觀察2月19日的B股行情,就可以發現,消息靈通人士其實早已在市場上有所行動了。上午9時40分,上海的B股市場就出現了異常的大利好苗頭,指數上升3.57%,至83.2點;深交所反應稍為遲鈍一點,到了上午10點多的時候,指數上升1.75%,至127.72點。兩市111隻成交B股中,有104隻股票股價飄紅。此後,有傳出來的消息說,中國證監會之所以選擇19日中午突然宣布B股暫停交易,就是因為上海市場有人走漏了消息,已經通過時間差大發其財。
B股市場開放政策的公之於眾,如同一顆重磅炸彈,令2001年原本動蕩不安的中國證券市場再次掀起軒然大波。中國A股市場受這一政策衝擊在兩個交易日內連續暴跌,並引發了強烈的市場恐慌。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在B股相對低價格、低水平市盈率的誘惑下,國內投資者對B股市場興奮異常,他們試圖通過各種渠道將手中的人民幣兌成外彙進而搶灘B股市場。同時,各大券商也紛紛推波助瀾,展開爭奪B股經紀的廣告大戰,頓時B股市場被塑造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餡餅形象。整個證券市場因前段時間A股大跌而出現的沉悶景象一掃而空,人們像是打了強心針一樣興奮起來,“你開B股了嗎?”“我要開B股”成了這幾天股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句子。
可以說,此前的中國股民,很少有人關注B股市場,在他們的心目中,那是洋人玩的遊戲,與中國老百姓無關。他們沒有想到會有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B股的這一天。不過,中國股民的反應之快也是世所罕見的。他們許多人連什麼是B股都不知道,但他們從A、B股指數與價格的差異之中,發現了賺錢的機會:2月19日收盤上證B股指數為80.33,而上證A股指數為1967.55,相差24倍之多;以價格最高的上海B股東信B為例,其19日收盤1.03美元,以1:8.27彙率計,合人民幣8.52元,而同是東方電信的A股價格卻高達25.25元,相差近3倍。如此大的差別,不能不令中國股民心馳神往。因此,2月20日,各大營業部就不斷接到投資者的谘詢電話,了解B股開戶的方法。銀行、證券交易所、券商,也紛紛行動起來,因為它們已敏銳地意識到,B股市場對內開放,對它們來說,也是一個難得的業務拓展機會。一時間,滿大街都是關於B股的字眼,很多證券公司在街上設了B股谘詢台,不僅回答股民關於各項規則政策的疑問,還現場填表。各種金融機構的玻璃門上都貼著大小不一的啟事,說明辦理B股開戶手續的情況和日期。各出版社和印刷廠也是通力合作,沒日沒夜地趕出各種有關B股的書籍——不過,這種書大都沒有派上用場,因為當時隻要你不是傻瓜,隻要知道開戶填單,就能大賺特賺,根本不需要任何的分析與研究(而到6月1日後,真正需要對B股進行研究分析了,這些書又大都時過境遷,因為當時作者賴以分析研究的前提——所謂市盈率低,A、B股價差大等因素已不複存在。這是後話)。
炒B股要外彙,有外彙的自然是胸有成竹,沒有外彙的也在通過各種渠道千方百計籌措外彙:在國外有親友的連夜打電話要親友彙外彙來;實在沒有辦法的,便去黑市兌換。一時間,很久以來一直沉寂的外彙黑市又火爆起來。深圳、廣州周邊地區港元黑市迅速形成,香港人相對較多的東莞、樟木頭突然來了很多人,兌換港元。在廣東一直是107:100的港元黑市價,到2月20日,升至109:100;2月21日,深圳還一度港元短缺,手拿大把人民幣的深圳人想換港元還換不到,黑市彙價則再次上升至112:100,最高時達到113:100。上海、北京等地外彙黑市價也大幅上漲。從2月20日起,外彙黑市美元對人民幣的比價暴漲,外彙黑市的美元對人民幣比價從1:8.30左右一路飆升到1:8.60左右,最高時到過1:8.80左右。
不過,2月21日,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彙管理局聯合發出通知,就境內投資者開戶B股作出詳細規定:允許境內居民利用現彙存款和外幣現鈔存款從事B股交易,但外幣現鈔不能入市交易,並限製目前投資B股的外彙隻能是2月19日前的外幣存款,2月19日後的存款須等6月1日後才能入市。這一規則的出台,大大出乎此前投資者對B股開放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管理層在開放B股市場方麵確實煞費苦心,既想搞活B股市場,又害怕由此引發外彙秩序混亂,並導致B股市場投機過度。
此規定一出,立即導致港元兌換價下跌。規定公布當天的中午以後,廣東地區黑市港元價格應聲而落,從高峰113:100降到110:100,不少換彙的投資者大呼上當,一些人隻得忍痛立刻拋售才換入的港元。由此,那些高價換彙的人群,成了“為B股瘋狂”的第一批“套牢者”。他們被套在了2月19日這道時間門坎兒的外麵。對於股民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刻骨銘心的教訓。
B股旋風不僅讓境內投資者興奮不已,同時也吸引了香港、台灣等地的投資者。據金融界人士指出,消息公布後的幾天時間裏,香港便大約有20億元資金流入國內B股市場。台灣投資者也爭相通過證券商海外分公司開立滬深交易所B股賬戶。據估計,2月19日以來,彙入香港排隊等著買B股的台資至少有60億新台幣。為此,台灣“財政部”與“陸委會”甚至製定出了違法處分規則,宣稱台灣居民買賣B股將被處以新台幣100萬~500萬元的罰款。不過,雖然台灣當局軟硬兼施,仍然擋不住台灣股民投資祖國大陸證券市場的腳步。台灣立法院“立委”賴士葆指出,大陸B股市場開放後,中長期預計將有1000億~2000億元台資湧向大陸。
2月26日,是中國證監會公布允許境內居民投資B股決定後正式開戶的第一天。8點鍾一到,全國各個城市的證券公司營業廳裏,便無一不是擠滿了前來劃轉B股外彙資金和開設B股賬戶的股民。深滬證交所提供的數據表明,開戶頭兩天,全國新開戶數就超過34萬戶,而此前10年內全國B股總開戶數隻有28萬戶,股市出現了兩天開戶的戶數大於10年之和的新奇景觀。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境內投資者對B股市場對境內開放熱情之高,期望之大,行動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