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避免陷入誤區,合理的喝茶有益身心,若是不知道一些事情,不免會影響身體健康,那麼,我們來學習一下喝茶應該注意什麼。
第一、很多人認為,喝茶後嚼茶葉可以養生。我們發現,一些人喝茶後會把茶葉渣咀嚼吃下去,那是因為有人認為茶葉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粗纖維和其他營養物質。
但是從安全性上考慮,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因為茶渣中也可能含有微量的鉛、鎘等重金屬元素,以及水不溶性農藥。如果吃茶渣,就會把這些有害物質攝入體內。
第二、有人認為茶越新鮮越好。時新茶指的是新鮮的茶葉炒製不足半個月的新茶。因為這種茶喝起來味道更好。不過,從中醫理論講,剛加工的茶葉存有火氣,這種火氣需存貯一段時間才會消失。因此,飲用過多時新茶可使人上火。另外,新茶中的茶多酚、咖啡堿含量較高,容易對胃產生刺激作用,如果經常飲用新茶,有可能出現胃腸不適。胃不好的人,應少喝加工後存放不足半個月的綠茶。另外要提醒的是,並非所有種類的茶都是新的比陳的好,比如普洱茶等黑茶就需要適當陳化,品質更好。
第三、睡前喝茶會不會影響睡眠呢?當然會影響。因為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因此,一直就有睡前喝茶會影響睡眠的說法。同時,咖啡因也是一種利尿劑,加上喝茶攝入了大量水分,這樣就會增加夜間起床上廁所的次數,這也必然會影響到睡眠。不過近來有人說,喝普洱茶對睡眠的影響並不會太大。
第四、茶葉要洗,頭泡茶不能喝。這不能一概而論的,頭泡茶是否能喝主要還是取決於你喝的是什麼茶。如果選擇的是黑茶或烏龍茶,就需要先用沸水快的速洗一下,再把水倒掉。
為什麼這樣做,這有兩方麵的原因,一是能起到洗茶的作用,衝掉灰塵,另一方麵,又能給茶加溫,這更加有利於茶香的揮發。但如果是綠茶、紅茶等茶,就並不需要這道工序。
如果是擔心茶葉上有農藥殘留,想通過洗茶這道工序除去農藥。那就大可不必如此,因為茶葉在種植過程中使用的都是水不溶性的農藥,泡茶的茶湯中並不會有農藥的殘留,從避免農藥殘留角度講的話,洗茶也不是非常必要做的。
第五、有人認為,飯後喝茶最好。其實不然,飯後馬上喝茶非常容易使茶葉中的茶多酚與食物中的鐵質、蛋白質等產生綜合反應,從而影響人體對鐵質和蛋白質的吸收。
而且飯前空腹喝茶會稀釋胃液和影響胃液的分泌,不利於食物的消化。正確的方法是至少餐後半小時,最好1小時後再喝茶。
第六、茶能醒酒。酒後喝茶有利有弊。喝茶能加速體內酒精的分解,且其利尿作用可幫助分解後的物質排出,因此有助於解酒;但同時,這種加速分解會增加肝腎的負擔。因此,肝腎不好的人最好不要用茶解酒,特別是不能在酒後喝濃茶。
第七、用紙杯或保溫杯泡茶。紙杯內壁有一層蠟,蠟溶解後會影響到茶的味道;保溫杯為茶葉設置了一個高溫、恒溫的環境,這會使茶葉的顏色變黃、變深,味道變苦,出現水悶味,甚至有可能影響到茶葉的養生價值。因此外出時,最好先用茶壺沏好,然後待水溫降低後再倒入保溫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