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是漢朝開辟的一條商路。絲綢之路由誰開辟的呢?又是怎樣開辟出來的呢?
漢武帝初年,漢朝日趨強盛。於是朝廷便積極策劃消除匈奴貴族對北方的威脅。恰在這時,一些投降過來的匈奴說起大月氏(音ròuzhī)國的事,引起漢武帝極大的興趣。
月氏國是一個有著40萬人口的小國,從前住在敦煌和祁連山之間。匈奴冒頓單於統一匈奴各部後,偷襲了月氏國,將月氏王的頭砍下來,用人頭骨做了一個酒杯。月氏國敗了以後,被迫遷到西域。他們恨透了匈奴,與匈奴結為世仇。月氏國的情況,給了漢武帝極大的啟發,他想:月氏和匈奴有這樣的深仇大恨,我正好可以聯合他們,共同攻打匈奴。月氏在匈奴的西邊,要是月氏願同漢朝合作,就等於斬斷了匈奴的右臂,勝利便大有把握了。於是漢武帝下了一道詔書,招募精明能幹的人出使到西域去聯絡月氏國。
月氏既然在匈奴的西邊,要到月氏必須經過匈奴。所以沒人有膽量來承擔這一使命。這時宮中郎張騫勇敢的報名應征。張騫,漢中成固(今陝西南部成固縣)人,性格堅毅,辦事靈活而又信實。他認為打匈奴是為了漢朝的安全,出使月氏是很有意義的事,即使冒點風險,也是應當的。看到張騫報了名,一些勇士也紛紛報名,其中有一個叫堂邑父的匈奴降將。
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正式任命張騫為使者,派堂邑父給他做翻譯,堂邑父本是匈奴一個姓堂邑的貴族的奴隸。他又應征了100多人,從隴西(今甘肅省)出發前往西域,隊伍隨身還攜帶了大量的行裝和禮物。
他們一出隴西,便碰上了許多匈奴人。張騫一行一百多人全成了俘虜。單於不敢殺死使者,便把張騫等人全部軟禁起來。那時候,匈奴和漢朝表麵上關係還不錯,單於為了留住張騫,把一個匈奴女子嫁給了他。不久,張騫有了一個兒子。
張騫一直將漢武帝交給他的出使證明偷偷保存著,時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如今被單於放逐到西部,離西域又近了不少路,心裏倒暗自高興。於是他每天專心放羊,等待機會逃走。漸漸地匈奴也不再過問他們。在張騫被俘的第11年,他率領剩下的漢使,終於逃出了匈奴的魔掌,重又踏上尋找月氏國之路。在匈奴生活了11年,張騫已能說一口匈奴話,對匈奴的風情禮節也非常熟悉。因此他們一路行走並沒有碰上什麼麻煩,匈奴人都視他們為自己人。他們終於走出茫茫草原,進入西域的沙漠地帶。他們一連走了幾十天,路上盡是沙漠,找不到人家,也找不到食物和水。虧得堂邑父箭法高超,餓急了,就射些飛鳥和野獸來充饑。
最後他們到了一個熱鬧繁華的城市。這裏的人高鼻子,藍眼睛,滿臉胡須,和他們以前見過的人都不一樣。他們以為這就是月氏國,可一打聽,才知這個國家是大宛。大宛國國王早就聽說東南方有一個又大又富庶的漢朝,他們很渴望與大漢朝交往。張騫拿出自己的出使證明,談了自己的遭遇後,受到他們熱烈的歡迎,用上好的酒和牛羊肉招待張騫一行。張騫說明了自己出使西域的任務,希望大宛國王能派人護送他們到月氏國,答應回漢朝後,一定請漢朝皇帝用重禮酬謝。大宛王自然樂意幫助張騫。他派了騎兵和翻譯,護送著張騫等人一直到康居,再請康居人護送他們的月氏國去。
幾經輾轉,張騫他們終於來到一個山國,這山國就是他們找了10年的月氏國。滿目望去,樹林鬱鬱蔥蔥,田裏莊稼長勢喜人,成群牛羊滿山跑。張騫等人被帶到月氏王的麵前。張騫手執節杖,遞上出使證明,對月氏王說:“漢皇帝讓我轉達他的問候,目前,漢皇帝正在抗擊匈奴,皇上派我出使貴國,是希望月氏與漢聯手對敵,夾擊匈奴。”張騫不知,這時的月氏國的情形與以往已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