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孫權與劉備聯合在赤壁大敗曹操。這次戰爭是三國形成過程中的重大戰役。戰後,曹軍元氣大傷,曹操統一全國的計劃受到了挫折,他不得不接受失敗的教訓,集中力量經營北方;孫權在江東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後來發展為吳國;劉備也在荊州站住了腳,並向益州地區進軍,後來發展為蜀國。這樣三國鼎立的局麵便逐漸形成了。
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北方。當時作為勝利者的孫、劉兩家也在積極鞏固和發展自己的勢力範圍。曹操清楚地看到,若要再和孫、劉重新開戰,必須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做好充分準備才行,這絕不是短時間內所能辦到的。為了加強和鞏固自己的權力,他與同時代的其他政治家一樣,十分重視嚴明刑賞,舉賢任能。赤壁之戰使他軍事上遭到挫折,感到前途多艱,壯誌難酬,更需要獎功懲過,提拔英才,勵精圖治。在他有生之年,身當紛爭之世,隻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爭取實現一統天下的大業。
東漢時用人,實際上存在著“任子”製度。安帝時下了一個命令,讓公、卿、校尉、尚書的兒子做郎。這樣,做了大官的世家豪族,就有世代做官的權利。那時公開選拔的辦法,是察舉征辟。所謂察舉,也是要經過地方上有勢力的豪強的評議,他們認為符合儒家名節、孝義標準的人,才能被推舉出來擔任要職。操縱察舉的豪強,以錢多為賢,以勢大為上。有錢的可以出錢買爵,有勢的可以仗勢做官。這樣挑選出來的人,隻會空發議論,沒有一點治國的才能。
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於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
曹操在令中一開始就總結曆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和中興之君,沒有一個不是得到賢才和他共同來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賢才,又往往不出裏巷,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政的人求訪得來的。有鑒於此,曹操立足現實,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
後來,曹操於公元214年和217年又下了兩道《求賢令》,反複強調他在用人上“唯才是舉”的方針。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門和各級地方官吏在選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責務,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也沒有關係,隻要真有才能就行。他在這兩道令中,又再次提到陳平,說陳平並沒有較好的品行,但他卻能和蕭何、曹參及韓信等人輔佐漢高祖成就功業,留名千古。
除陳平外,曹操還提到戰國時的吳起、蘇秦。說吳起貪圖為將,竟殺死他的齊國妻子而取信魯君;又說他曾為求官而散盡千金,母親死了也不回家。可是他在魏國為將,使秦國不敢東侵;他在楚國為相,使韓、趙、魏三國不敢南犯。說到戰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曹操認為他雖然反複無信,但卻能扶持弱小的燕國,合縱六國以抗秦,做出一番非同尋常的事業。因此,曹操再次希望把那些哪怕是有汙點的,或是不仁不孝的,但是卻有治國用兵才能的人,統統舉薦出來,這充分反映了曹操為謀求統一大業而急求人才的迫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