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秦晉大戰崤山(1 / 2)

秦國是當時諸侯之爭中的強國,自從得到了百裏奚和蹇叔以後,國家的事業如日中天,秦穆公又是一個深謀遠慮的國君,他治理國家講信修義,與諸侯相交,也多為人所敬重。他向西成為西戎地區的霸主,向東收服了大大小小的諸侯。

但是,秦穆公最大的心腹之患就是晉國,晉國在文公的手上迅速地發達,成為東方的霸主,晉國的朝廷謀士林立,戰將如雲。晉文公又十分會用人,所以晉國上下一氣,固若金湯,秦穆公想撼動它談何容易。

公元前627年,正當晉國的事業蒸蒸日上之時,晉文公和幾個重要大臣狐偃、狐毛先後去世。這就給秦國圖謀戰勝晉國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機會。

晉國知道周圍的一些國家都想削弱晉國的力量,於是決定暫時在曲沃這個地將文公殯葬起來,等到合適的機會再重新大葬。

這一年,鄭文公也去世了。鄭國曾迫於晉國的壓力,加入了晉國為盟主的中原聯盟。後來,鄭國死心踏地跟隨晉國,秦國對鄭大為不滿。鄭國有一個叛臣叫繒賀想投靠秦國,就偷偷地跑到秦國,告訴了秦國一些秘密。秦穆公決定討伐鄭國,便就此事詢問蹇權和百裏奚,出乎他意料之外,兩位德高望重的大臣一致認為害多利少。蹇叔說伐鄭勝則利小,敗則害大,再說乘人喪亂而攻之,是不講仁義的。兩人堅決進諫,懇求穆公放棄伐鄭,千萬不要出兵。

秦穆公說:“我心已定,不論你們同意還是不同意,我一定要和他們決一雌雄。”於是發兵去攻打鄭國。

穆公派百裏奚的兒子孟明視、蹇叔的兒子西乞術,還有白乙丙三人統帥大軍,發兵那日,在東門舉行誓師大會,蹇叔和百裏奚倆卻對著出兵的部隊痛哭,蹇叔邊哭邊說:“孩子們,我看到你們今天出去也許盼不到你們回來。”

秦穆公當時非常生氣,他這時正坐在台上,蹇叔正在台下,他大怒地說:“你們為什麼哀哭寡人的軍隊?你們是要動搖軍心嗎?”蹇叔回答道:“臣子不是哭君主的軍隊,而是痛哭自己的兒子!”

部隊就這樣出發了,蹇叔還趕上大路,哭著送自己的兒子西乞術,對他說:“晉國人一定會在崤這個地方陳兵等候你們,這個地方兩麵靠山,中間是個大峽穀,你們一定會死在那裏,我等著到那裏收你們屍骨。”

第二年春天,秦軍通過晉國的地方,走到周朝都城北門時,周朝的王孫滿看到他們部隊的情況說:“秦軍必敗,看他們那副傲慢的神氣,這樣的軍隊不失敗才怪哩。”

秦國的大軍一路浩浩蕩蕩向前開去,來到了滑這個地方,這裏已經離鄭國的國都不遠了,但是到這時,鄭國還蒙在鼓裏。恰好在這裏遇到了鄭國的一個商人弦高要到周去賣東西,他一看到秦國的大軍黑壓壓地開過來,不禁抽了一股涼氣,心想,我們鄭國要遭大禍了。他是有愛國心的人,同時,他還有智慧,勇敢而又冷靜,就是這位商人免除了鄭國的一次滅頂之災。

弦高很冷靜地走上前去,先送上四張熟牛皮作為先行禮物,又將自己準備趕到周朝國都去賣的十二頭牛送上前去,以犒勞秦軍,隻見他不慌不忙地對秦軍統帥說:我們鄭國國君聽說你們秦軍要從老遠的地方到我們鄭國來,特派我來給你們送上一些禮物,以慰勞貴軍,我們鄭國不是很富有,但我們還是能準備一些東西來侍候你們的。

秦軍的三位主帥聽到後,麵麵相覷,鄭國已經知道了,他們的一切計謀都被打破了,孟明視說:“鄭國已有防備,我們不可輕易向前推進,他們有準備,我們要急攻是攻不下的,這樣我們又怎麼能勝呢,不如班師回朝。”其他幾位大將覺得也隻能如此。他們命令大軍停止前進。後來秦軍滅了滑國,就開始向後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