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華東漢族史(1)(3 / 3)

安徽的地形特點是:平原、丘陵、山地俱全,河流和湖泊交錯。地形可分五區:淮北平原,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自西北向東南傾斜,一般海拔20~40米,河流平行流入淮河。江淮丘陵,西起大別山麓,東迄省境,北至淮河,南到巢湖和張八嶺南麓;大部分為霍山,主要山嶺呈東北-西南走向;東部海拔多在100~300米,為安徽省東部淮河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西北部海拔多在50米以下,河穀平原寬闊。大別山山地,位於安徽省西部皖豫鄂邊境,是大別山的主體部分,呈西北-東南走向,海拔1000米左右,為淮河與長江流域的分水嶺,淮河支流切割山地,形成許多峽穀。皖中平原,為長江中下遊平原的一部分,包括巢湖流域的湖積平原和長江沿岸的衝積平原,海拔多在20米左右,天然河流、湖泊與人工開辟的縱橫溝渠,構成了密集的水網,為安徽省魚米之鄉。皖南低山丘陵,位於長江以南,係江南丘陵的一部分,大部分海拔在200~600米,巒圓穀低;黃山、九華山等高峰聳立,黃山最高峰海拔1841米,雄偉而挺拔,山間雲海、溫泉、奇鬆、怪石,景色壯觀,為遊覽勝地。境內河流基本上屬長江、淮河兩大水係,隻有東南的部分地區屬錢塘江水係;長江自西南向東北斜貫安徽省南部,長100千米,支流有皖河、秋浦河、運漕河、青弋江、滁河等;長江沿岸湖泊眾多,主要有巢湖、大官湖、泊湖、菜子湖等。巢湖麵積約800平方千米,是安徽省第一大湖。淮河橫貫安徽省北部,境內流域麵積66000平方千米,因受地勢影響,南岸支流短小,水流湍急,北岸支流較長,水流平緩,主要支流有潁河、西淝河、渦河、澮河、淠河等。淮河因河床坡度小、支流多、附近地區夏季降水集中,易發洪水,沿河分布著一係列湖泊,主要有城東湖、城西湖、瓦埠湖等。

(三)華東的氣候

華東的氣候特征是暖溫帶亞熱帶氣候兼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最冷月平均氣溫在2℃~4℃,年降水量在750~2000毫米,無霜期為七八個月,江南地區春末夏初為梅雨季節,東南沿海7、8月份有台風影響,進入盛夏,降水減少,容易引起伏旱。

上海市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3℃左右;最熱月(八月)平均氣溫27℃左右。全年無霜期8個多月。年平均降水量1100多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左右。夏秋之交,常受台風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