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民間行醫(2 / 2)

大家退出臥房來到客廳,老者對蕭傑言謝了一番,然後又道:“蕭神醫,老朽有個不情之請,不知當講不當講?”

蕭傑心有疑慮回道:“請說吧,如能辦到,在所不辭”

老者正襟危坐道:“老朽是益州刺史,肯請蕭神醫作為本府的家醫,你看如何?”

蕭傑沒想到和之前的猜測低了一點,原來是個刺史,之前還以為就是一個郡縣太守,也沒想到他會請自己作禦醫,蕭傑是個自由慣了的人,怎肯答應此事。他回道:“我恐怕會拂大人的意了,在下隻是個行醫之人,習慣了無拘無束的生活,如果府上有何要事,到時直接找我即可,我絕不推辭,讓我作禦醫那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趙刺史聽到蕭傑的答複後也隻得作罷,之後留下蕭傑吃了飯。

蕭傑回去時,在路上發現有人一直跟在他後麵,回頭一下,原來是趙元方,隻見他笑盈盈的走過來對蕭傑說道:“蕭神醫,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你一定要答應我”

蕭傑看他說得很誠懇的樣子,問道:“什麼請求?”

趙元方道:“我最近想去青城山遊玩一番,我很是佩服你的醫術和為人,所以邀請你一同前往,放心盤纏包在我身上”,趙元方還年輕,加上父母的驕縱,身上有股貪玩的勁,他看到也就大自己兩三歲的蕭傑,其實他也想結交蕭傑這個朋友,所以就邀他同出。

蕭傑心想自己是來尋找‘劍靈’的,也不知道他在那座名山大川隱居,隻得慢慢探尋,於是就順水推舟回道:“好吧,不知何時啟程?”

趙元方得到蕭傑的同意後手舞足蹈起來,嘻嘻笑道:“明日啟程,就我和你”

蕭傑也是喜歡清靜的人,心想隻有兩人結伴而行也好,道:“嗯,好,到時你來客棧找我,你現在回去準備準備”

趙元方連說三個“好”字。

青城山是道教聖地,漢朝時張道陵在蜀郡鶴鳴山修道,並作《道書》二十四篇,規定入教者,必須出五鬥信米,因此也稱為‘五鬥米道’,教徒們尊老子為教主,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傳說張道陵修道成仙,常常顯靈於山中,他的兒子張衡和孫子張魯相繼承嗣其道,都修道大成,漢朝時張魯在蜀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權,以鬼道治民,其法術極高,修道之人都前來學藝,能學到道家法門便能穿越世間任何一個地方,隻是其收弟子時特別嚴格,講究資曆又要看機緣,你資曆雖好但機緣未到也是不能入門的,機緣好資曆很差也是免談,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去修道,張魯的教義在當時很出名,於是也就傳開了,在那時道教如日中天,橫行於世,不計其數的人都信仰,就連統治者們都大加修煉,道教到了兩晉時更加繁榮。

趙元方從小到大都仰慕青城山中的道士,更加熱衷於修道,可以他爹就是阻止不讓他去,此次嘴巴都磨破了才答應讓他去青城山觀賞風景,趙刺史知道兒子與蕭傑同去也就放了心。

兩人在山腳看到青山繞繞,雲霧茫茫,鬆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郭,靜靈生清,蟲鳥藏遁。

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主峰老霄頂,為當時掌門人青遠道人所居住的地方,他常年於山頂修煉自創的‘雲花劍法’,至今還在閉關之中。

蕭傑心裏總是想著要找到‘劍靈’,於是對每個道觀都看得特別仔細,他認為‘劍靈’梁安有可能在山中修道,當他走到山腳一個較為矮小的道觀時,他看到一個白發蒼蒼,鶴發童顏的老道時暗自忖道,此人閱曆肯定豐富,飽經滄桑。對‘劍靈’肯定有所耳聞,於是向那老道行了一個禮,問道:“老仙人,小生叨擾了,請問老仙人是否聽說過‘劍靈’梁安”

那老道臉色沉了一下,隨即恢複常態,蕭傑卻眼尖看在心裏。

那老道回道:“貧道未曾聽說,你找他有何事?”

蕭傑一聽老道說話遮遮掩掩就知道他在騙人,心想你不說我晚上再來打探一下,以觀其靜,誠懇地回道:“我找他學劍術”

那老道好像有些心慌,隻是假裝沒聽見向內房走去。

趙元方是個閑不住的人,他拉著蕭傑向青城山中道教弟子練劍的地方鑽,偷窺到許多穿著白色道袍的道士在空曠的地方練劍,一個個練得津津有味,心無旁騖,趙元方很是羨慕。兩人隻在一些開放的地方遊覽,並沒有到主要的道觀去遊玩,但也耗去了一天的時間,於是又回到山腳的那個道觀裏,那道觀裏的老道士好像是看門的,兩人在那裏借宿,老道士也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