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自己出身草根,當年在老家沛郡豐邑中陽裏就成天瞎吹牛,鬥雞走狗,仰慕遊俠,這一切其實都反映出未發跡前的劉邦那種不受人關注而產生的自卑心理,所以他非常能夠理解薄姬被冷落後內心的失落與抑鬱,因而當夜就叫來薄姬幸禦。
且說薄姬這邊也有奇遇,她在劉邦召她侍寢的前一天晚上就夢見一條蒼龍壓在自己肚子上,巧合的是,傳說中劉邦當年就是他母親劉媼和一條蛟龍野合之後生下來的,劉邦因而被當作蛟龍之子。所以劉邦聽到薄姬講的這件事情之後大喜。當然這個夢是否真實還是說不準,因為那時候大家都知道劉邦出世的這個故事,所以薄姬要是有意編這麼一個故事來討好劉邦也不是沒有可能。薄姬在這邊跟劉邦撒嬌,而劉邦也順勢說:“這是好兆頭,我今晚就成全你,讓你成功懷孕。”於是二人當夜享盡床笫之歡。
依據韓兆琦先生對《史記·外戚世家》這段記載的注釋,後人吳見思評價這段時說道:“深宮曲台,私語巧笑,默然共會,深情相同,寫得微秀。”可謂極盡意淫。這麼詳細的有關皇帝臨幸姬妾的記錄在正史中實在罕見,古人看後也會大驚,所以其中少不了後人的附會和設想。《史記》中的小說筆法本身就不少,史遷這般描述其實無可厚非,加上他個人又十分欣賞劉恒,所以為劉恒的出生寫出一段相對浪漫的風流佳事可能也符合史遷內心的想法。不過今人比古人開放多了,可能會覺得一點也不浪漫,稀鬆平常而已。古時夫妻關係受倫理道德的約束多,特別是夫妻地位不平等,所以敢稍微有那麼一點點對道德規矩的僭越對古人而言已經足夠新鮮刺激了,今人不必嘲弄過甚。
這一次臨幸改變了薄姬的一生,事後薄姬懷孕,成功為劉邦產下他的第四個兒子,取名劉恒,這就是日後的漢文帝。盡管薄姬產下了一子,但她卻沒能憑借自己的兒子來尋得自己的愛情,終究還是無法獲得劉邦的寵幸,從此再也沒有遇到像這次一樣的好運。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劉邦死後,呂後的嫉妒心就像決堤的洪水一般噴湧而下,凡是被劉邦寵幸過的姬妾無一幸免,通通都淹死在呂後內心洶湧激蕩的洪水之中。
尤其是劉邦鍾情的定陶戚姬,我一直覺得劉邦和這位如夫人之間是真正有愛情的,大約敏感的呂後也察覺了這一點,所以她對戚姬施以暴行,砍斷她的雙手,挖去她的雙眼,熏聾她的耳朵,毒啞她的嗓子,做成“人彘”養在茅廁(一說為豬圈)中,來發泄自己的憤怒。她還邀請自己的兒子劉盈來參觀戚姬,意圖使劉盈認識到自己是鬥不過他母親的,好讓劉盈早早放權給她,別再阻礙她的政治活動。
劉盈看到母親令人發指的做法一下被震懾了,這種血腥場麵營造的恐懼感一股腦地湧上心頭,此時的劉盈才意識到,自己根本無法抑製母親的野心。呂後心滿意足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然而呂後的複仇行動還沒有結束,她以包養男寵審食其的方法來變相報複死去的劉邦。宮中的婦女無不被呂後的強勢和凶殘所震懾,然而薄姬卻因為劉邦對她的冷淡而躲過了這一劫。薄姬的兒子劉恒也因為看起來比較弱勢而逃脫了呂後的魔爪,劉恒母子二人以及劉恒的舅舅薄昭被放出宮,一同前往封地代國的都城中都(今山西平遙)躲避政治風險。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劉恒的人生在十五年後又一次發生了轉折,本來身為劉邦第四子,與皇位毫無瓜葛的劉恒卻意外地登上了皇位,卷入了宮廷鬥爭的漩渦當中。這種幸運一方麵與劉恒長期表現出的沉穩緘默有關;另一方麵則與這十五年來,特別是漢惠帝死後的八年間,漢帝國中央政府的腥風血雨緊密相連。
瀕死的狂歡
伴隨著呂後的去世,諸呂開始興風作浪,但再怎麼鬧騰也隻不過是瀕死的狂歡。功臣集團早已織好了密網,經曆一場政變之後,呂家人盡數被收入網中。然而平定諸呂真的是漢帝國的福分嗎?其實不然。功臣集團趁機坐大,諸侯勢力插手中央,朝廷陰雲密布。
劉邦死後七年,也就是西漢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劉邦與呂後唯一的兒子劉盈在八月十二日去世了,劉盈的兒子劉恭繼位,並由呂後臨朝聽政。
就當大臣們跟著呂後一起為漢惠帝的死而哀傷時,有一個人卻看出了其中的蹊蹺,此人就是張良的小兒子張辟強,此時年僅十五歲(一說十二歲)。呂後在漢惠帝的葬禮上從頭幹號到尾,眼淚一滴沒掉,弄得眾大臣摸不清門道,而張辟強卻仿佛呂後肚裏的蛔蟲,一下切中要害,他對丞相陳平說:“太後隻有惠帝這一個兒子,本來應該百般疼愛才是,現在卻一點也不傷心,裝個樣子都裝不好,丞相啊,您是精明人,能猜得出這之中是什麼緣故嗎?”
陳平一聽這話,知道張辟強心裏肯定有鬼點子,於是趕緊求教,張辟強對他說:“你們這些功臣元老各個擁護漢室,太後想搞點小動作都搞不成,加上惠帝沒有成年的兒子,小皇帝鎮不住手底下的人,她總覺得你們是她的威脅。我看您不如帶頭請求讓太後的侄子呂台、呂產統領南北軍,再讓其他呂家人入朝做官,那樣太後對你們的芥蒂自然就消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