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說如何構建跨域企業文化(1 / 1)

跨域(包括跨區域、跨國家、跨民族)企業的文化衝突有其內在的必然性,很難回避或抑製。它除了帶來負麵效應外,還產生巨大的正麵效應,促進各種文化的發展,最終實現文化的交融。麵對多重文化的挑戰以及文化摩擦帶來的交易成本,跨域企業應當以全球經營的視野,構建跨域的共享企業文化。構建共享企業文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一、識別文化差異,達成文化認同

文化可以分為正式規範、非正式規範、技術規範等三個範疇。正式規範作為判斷是非的基本價值準則,能夠對企圖改變的外部強製力量予以抵抗和回擊,一般來說,由正式規範導致的分歧難以磨合與彌補。非正式規範包括習慣和風俗,由它們引起的摩擦可以通過長時間的文化交流、溝通來加以克服。至於技術規範,則比較容易改變,人們可以通過學習的途徑而獲得甚至諳熟。

不同規範的文化所造成的文化差異與摩擦的類型不同,解決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因此,跨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對原有的文化進行全麵的正確的分析,發現各種文化的長處與欠缺,在尊重各自文化差異的基礎上逐漸磨合、認同,從而達成共享的跨域企業文化。

二、製定培訓規劃,關注文化敏感性

培訓規劃既要考慮成本,更要富有創意,其內容主要包括對異質文化的敏感訓練、語言學習、跨文化衝突的溝通處理、區域市場環境模擬等。培訓形式可以憑借影像、跨域企業內部網絡展開,但要時刻關注各異質文化的敏感性,這是構建共享的跨域企業文化的重要基礎。

具體的培訓方法有:將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結合起來開展討論與座談、演講與模範報告、實地觀摩與示範演練、實際工作中邊檢查邊糾正偏差行為、重複性演習與比賽等。

三、設置戰略目標,增進團結與信任

跨域企業的戰略目標,應該超越多樣性文化的差異性,能夠消除各文化觀念的偏見,從而使跨域企業文化富有非同尋常的超凡文化吸引魅力。其設置具有較大的難度,需要依靠跨域企業的各方超越狹隘的不同文化集團的利益,遵循公正、合作的原則才能完成。

四、關注文化核心,建立共同價值觀

基本價值觀是企業文化整合的核心和難點,它的創建基於對人性的假設,其本質是對人的關注和根本看法。跨域企業文化盡管包含多樣化的價值觀,但理應對“以人為本”的觀念有更為深入和多角度、多側麵的全新的理解,如追求卓越的業績價值觀,鼓勵創新的導向價值觀,廣泛參與、關注自我、回報社會的人員價值觀。

五、優化人才配置,實施屬地化戰略

跨域企業管理屬地化,使越來越多的跨域企業意識到屬地化對於在非單一區域投資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人才管理屬地化戰略除了盡可能雇傭企業屬地員工,培養他們對企業文化的認可度和共享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聘用能夠勝任的企業屬地的“本地人”經理,培養他們對企業堅定的向心力和忠誠度,這樣可以較好地避免文化衝突,順利開展各項經營管理業務。

此外,還要鼓勵所投資的跨域企業淡化其投資企業(母公司)的區域性或民族性文化背景,完全按企業屬地及當地企業的方式運作,從而有利於快速構建共享的跨域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