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說什麼是跨文化管理(1 / 1)

跨文化管理又稱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它是指通過克服不同異質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此基礎上重新塑造企業的獨特文化,最終實現卓越績效的管理行為。其目的在於在不同形態的文化氛圍中設計出切實可行的組織結構和管理機製,在管理過程中尋找超越文化衝突的企業目標,以維係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共同的行為準則,從而最大限度地控製和利用企業資源,特別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業人力資源的潛力和價值,從而最大化地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

跨文化管理包括跨越區域、跨越國家、跨越體製、跨越產業、跨越信仰和跨越民族界限的文化管理。消除文化的差異是跨文化管理著力解決的核心問題。文化差異可能來自溝通與語言的理解不同、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迥異、剛性的企業文化隔閡等諸多因素。因此,跨文化管理需要對以下問題進行有效管理:

——如何清晰界定本企業的文化價值倡導?

——如何避免文化的本位主義?

——如何確定本企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文化同化、文化折中、文化融合)?

——如何進行人才的本土化培養?

跨文化管理並不是一個新的事物,它起源於古老的國際間的商貿往來。早在古代,古埃及人、腓尼基人、古希臘人就開始了海外貿易,並懂得了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做生意。到了文藝複興時期,丹麥人、英國人以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商人更是建立起了世界範圍的商業企業集團。當他們與自己文化環境以外的人們進行貿易時,就會對與不同文化背景下產生的語言、信仰以及習慣保持敏感以避免發生衝突並順利實現交易。這些事實上就是在從事跨文化的經營與管理活動。不過,那時候的跨文化管理活動完全取決於商人們的個人經驗。

跨文化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是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的美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直接原因是二戰後美國跨國公司進行跨國經營時屢屢受挫。實踐證明,美國公司在跨國經營過程中照搬美國本土的管理理論與方法到其他國家很難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是對異國文化差異的遲鈍以及缺乏對異國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從而產生了跨文化管理這個新的研究領域。除此以外,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企業管理的成功也是導致跨文化管理研究興起的重要原因。

跨域經營企業隻有進行了成功的跨文化管理,才能使企業的經營得以順利運轉,競爭力得以增強,市場占有率得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