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說企業文化建設失敗的原因有哪些(1 / 2)

在經過長期觀察各類企業文化建設後,我們發現諸如“文化高調不落地”、“文化衝突不統一”甚至“沒有自己的文化”等一些不可取的典型現象,並從中總結了經驗教訓,以揭示企業文化建設失敗的原因所在。

一、對企業文化本質看不清

什麼是企業文化?這個概念被一些“專家”弄得五花八門,搞得很複雜、很玄乎,其實企業文化很簡單,簡單到用一兩句話就可以說得清、道得明。如宏碁公司董事長所說的“企業文化是員工的共同價值觀”,足矣!作為一個企業大家庭,應當有共同的事業追求目標,大家為之拚搏奮鬥;應當有共同的是非標準,大家用它來評判周圍的人和事;應當有共同的做事原則,大家用它來指導每一天的工作。這些,就是企業文化,並不玄乎。

企業文化不是什麼?這個問題聽起來好笑,但卻不好回答。80%以上的企業把一些不是企業文化的事物視作了企業文化,把企業文化表現與企業文化本質相混淆,這是一個普遍錯誤。例如,辦公室和工廠內外到處張貼的標語、所謂的“誓師大會”性質的宣傳、文體活動和生活化聚會、對員工生活福利的支持和關懷。如果說這些不是企業文化,肯定錯,因為大家都在做這些事情,不可能都在做錯事。事實上,這些都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種形式、一種載體、一種表現,不是企業文化本身,我們不能把現象看成了本質。許多企業還沒有提煉出具有企業個性的、員工普遍認同的企業文化理念,隻是把公司最高領導在某個場合所說的話當作企業理念,有的甚至都不潤色一下,也不顧員工的感受,原句照搬就開始了各式各樣的宣傳和貫徹,實在操之過急!

二、對企業文化出處不明晰

企業文化不是從其他企業那裏學來的。事實上,企業文化是最不可學的東西。當然,它也不是企業有關部門製定出來的。

企業文化源自不知不覺的曆史傳承。正如一個人的成長經曆決定一個人的價值觀一樣,企業的成長曆史,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企業的價值觀,這在企業的曆次重大決策中尤為明顯。如果與企業的資深員工進行一次促膝長談,一定會發現,他們都有非常相同的感觸,這就是傳統,就是文化,沒有成文但卻深入人心的企業文化,隻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企業內部的人員,往往由於置身其中而不知,至少是沒有抽象提煉出來。如果我們要了解一個企業的內在文化(不是牆上的標語),隻需要翻出陳年往事,沿著企業成長的道路看一遍“電影”,就會不假思索地發出感歎:這就是企業傳承下來的文化!

企業文化源自企業家的倡導。企業家是企業內影響力最大、最真實的人,是最受全體員工關注的榜樣。不過要注意,這裏所講的企業家不同於職業經理人。毋庸置疑,他們是企業的創始人、締造者、變革領導人,是企業成長中的裏程碑式的領導者。因為處於特殊的時段,他們可以從無到有地創建企業文化,或者可以變革企業文化。正是他們,指明了企業文化的建設方向,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三、對企業文化落地方法不當

企業文化建設是“養生保健”的過程,而不應采用“化妝打扮”的手法。一旦開展企業文化建設,不要操之過急、奢望即刻能夠產生奇效。首先需要做的是讓大家認同企業的文化理念。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果員工打內心裏不認同企業的文化理念,再多的宣傳教育和文化活動都無濟於事。不要怪罪員工,認為自己在“對牛彈琴”,這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判斷員工是否接受企業文化理念,不要問他們是否認同,員工當然說認同,即便心裏不認同也會這麼說。正確的措施應是與員工開展一些非正式的交流,安排管理者都不在場,例如企業內網上的無記名自由論壇,看看員工對這一理念的看法,結果便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