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尋(3 / 3)

方鶴軒把蕭引不辭而別的離開輕描淡寫地講述給鄧婉聽,鄧婉聽完以後並沒有想象中的淚如雨下或是一蹶不振,她拿過方鶴軒的藥罐子,瘋狂地往裏麵塞入三七,大黃,用藥杵不知疲倦地搗著。

“三年,等他三年,他若不回來,我便同你一塊兒去尋他”方鶴軒說。

鄧婉沒有停下手上的活的意思,她發出“嗯嗯”的悶哼聲,每一下都搗地非常使勁。大概每個人對於悲傷的表現都不盡相同,鄧婉發泄她悲傷的方式就是不讓自己閑下來。她一股腦幫方鶴軒做了很多事情,打掃院子,給田間的野菜澆水,劈柴,喂雞。

時間一晃三年,蕭引並沒有再回到這裏,按照約定方鶴軒該帶鄧婉去尋找蕭引,可這猶如大海撈針一般。

鄧婉的身子大不如前,近一年來她漸漸變得消瘦,都說心病是無藥可醫,方鶴軒也隻有看在眼裏。

他收拾了行囊,拿了一塊上好的翡翠玉鐲,這一去他很清楚也許十幾年都回不來,他把飼養的牲口都放回了山林之中,趁著天色還早,他領著鄧婉下了山。

離山後向南行進二十裏路,有個草棚搭建起的茶攤,方鶴軒把翡翠玉鐲摔碎,用其中的一塊跟茶攤的老板換了一匹馬。

“我們要去揚州,您可知道最快最近的路線?”

老板嘿嘿一笑“我是這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哪裏去過揚州,不過在我的印象裏應該是往南,至於走多遠我就不知道了”

方鶴軒和鄧婉跨上馬,連口茶也沒喝就繼續趕路。走了兩個多時辰方鶴軒才想起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他沒有蕭引的畫像,他如何去尋這個人。

視線裏出現一座小鎮,天色漸晚,方鶴軒說“我們的盤纏不多,要用在刀刃上,現在我們得進鎮,看能不能找到一戶好心人家借宿一晚。另外我們需要一張蕭引的畫像”

鄧婉揮舞起雙手,想表達什麼。

“你可以畫?”方鶴軒不敢確定地問。

鄧婉連連點頭。

兩人騎著馬進了鎮,鎮民們對於兩個外來人並不覺得有多稀奇,方鶴軒瞧見一個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小老頭,小老頭蹲在自家院子的門檻前逗一隻狗。

方鶴軒下馬走上前,他說“老伯,我們要趕路去揚州,今天色已晚路過貴鎮,然盤纏不多不知是否能在您這裏寄宿一宿”

老頭笑眯眯地看著方鶴軒“去揚州?去揚州你的方向走錯了。”

“哦?這麼說老伯知道路途?”

小老頭擺擺手“不知,但方向應是以此地為中心的東北方向才對。這是絕不會錯的,鎮上過去來過幾個揚州商人,他們都是從東北方向來的。”

“可我方才遇見一名茶攤老板,他告訴我應該向南走”

“你自己斟酌吧,不過現在無論你是往南走還是往東北走,至少四十裏地是前不挨村後不著店兒的,先進屋吧”

老頭站起身吆喝了一聲,他身邊的狗乖巧地跑進院裏。方鶴軒二人隨小老頭進了屋,小老頭的兒子去參軍了,方鶴軒和鄧婉被安排就睡在他兒子的房間裏。

方鶴軒借來一支開叉的毛筆,他端著磨好的墨和宣紙遞給鄧婉“畫吧,畫出來我們才有可能找到他”

鄧婉拿起毛筆目光愛憐地看著眼前這張宣紙,行雲流水一般地將蕭引的麵容勾勒了出來。

第二天他們還得啟程,方鶴軒揣好畫像決定按照小老頭說的,把行進方向定為了朝東北走。

當他們抵達揚州的時候,天氣早已轉涼,而鄧婉患了咳疾一直不見好。

方鶴軒拿著蕭引的畫像帶著鄧婉四處打聽,無果。

“別灰心,相信你自己,先把你的身子調理好,我們能找到他的”方鶴軒說。

鄧婉憂傷地看著天空,她有足夠的耐心,哪怕是十年,二十年,隻要能尋到蕭引,她甘願了。

方鶴軒陪鄧婉在逗留在揚州,鄧婉沒有要離開這裏的意思。方鶴軒也耐得住,四處給人瞧病有了生活來源。隻是在他的心裏有一根刺好像怎麼也拔不掉,無論他的醫術如何高明,麵對鄧婉的情況他也是手足無措。

鄧婉在揚州待了五年,她的身體已經瘦得隻剩皮包骨頭,加上她臉上的那塊黑痣,活像一個僵屍。

“我們回去吧”方鶴軒說“也許蕭引早回去等你了”

方鶴軒很清楚鄧婉所患的咳疾他無藥可醫,病症都有個病根兒,鄧婉的病根兒在於相思,相思之苦不解,這病是不會好的。

鄧婉似信非信地看著方鶴軒,她最終默許了。

方鶴軒當掉了身上所有的玉鐲碎片,他買了一匹可日行千裏的快馬,載著鄧婉在來時的路上奔馳。

路途的顛簸讓鄧婉的身體吃不消,走了兩日她有些奄奄一息。

“堅持住,我們能趕回去的,你要相信蕭引在那等你”方鶴軒掐著鄧婉的人中說。

鄧婉喘著粗氣點頭,方鶴軒加快了趕路的速度,但還是沒能來得及,鄧婉在回去的路上與他深愛的男人永別了。

方鶴軒最終隻帶回了鄧婉的屍首,他早就知道蕭引不會再和鄧婉相見了。

八年前蕭引決定離開的時候,他和方鶴軒說“我不一定能活著回來,不如這樣,你給我一些盤纏,以後鄧婉就跟著你了。”

方鶴軒知道蕭引說這句話的意思,他肯定不會回來了。他丟給蕭引一個玉鐲子,給他指了一條長滿了青苔的山路。

第二日方鶴軒在崖邊就瞧見了穀底蕭引的屍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