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廬山有了政治風景(4)(3 / 3)

鄧演達講到激昂處,高呼“打倒蔣介石!”馮玉祥坐在一旁,一聲不響,隻有一個士兵響應,站起來連呼三聲“打倒蔣介石!”馮玉祥大怒,喝令:“拉下去!”偏過頭來對鄧演達說:“你們反蔣我不幹涉,可穿二尺半的,在我這地盤就不允許!”

當時馮玉祥與鄧演達為初次見麵,而蔣介石他還沒見過。他認為他們都是由廣東出來的,內部究竟有何分歧,實在不清楚。所以鄧演達講蔣介石獨裁的話,他很不情願聽。但會後,共產黨人劉伯堅對他說:“鄧演達說的都是實話。”這使他陷入五裏霧中。

鄧演達對馮玉祥的冷淡深感詫異,又約馮在鄭州再行開會。

鄧演達回到鄭州,電請汪精衛、譚延、孫科、徐謙、劉驥等來鄭州,連同已在鄭州的唐生智、張發奎,商談大計。

6月10日,鄧演達備些茶點,邀請眾將領開會。馮玉祥先說:“兄弟治軍數十年,愛護部屬,不作無謂犧牲,力求避免增加傷亡……”

全場駭然。大家都明白馮玉祥是意指臨潁之戰傷亡慘重,以如此代價擊退奉係以迎接馮部出潼關,實屬不必,明顯表露出馮並不感謝武漢方麵。馮又昭示武漢民眾運動失當,造成分裂,把寧漢分裂之責卸給武漢,甚至批評會議席上茶點,杯盤狼藉,殊非革命要求……

馮玉祥的話,以及他說話的語氣和整個態度,都使鄧演達很不舒服,也很擔憂。

他激動地問:“你對工作方麵有何意見?”

馮玉祥以強兵在握、舉足輕重的神態說:“彌合寧漢分裂,繼續北伐!”

“武漢方麵願意合作,共同聲討蔣。”鄧演達補充說。

可馮玉祥搖了搖頭。

從鄧演達脖子旁邊通到他耳根的一根筋,青許許地暴露起來了,他的眼睛也氣得眯縫起來。會議無法繼續討論。最後聲明北伐軍退回武漢休整,將河南地盤交馮玉祥接管。

6月15日,鄧演達惴惴不安地回到武漢。郭沫若和惲代英前來慰勞洗塵。鄧演達高興不起來,在屋裏背著手走來走去,邊走邊說:“馮玉祥出身貧苦農民,由小兵而至將帥,近年受軍閥壓迫的痛苦,得到蘇聯和中共的幫助,傾向革命,豈料現在竟然動搖,庇護蔣介石,實在可悲。”

6月19日,馮玉祥跑到徐州和蔣介石會談。蔣介石早已了解了馮玉祥的個性和迫切希望,便親自到黃口車站遠迎,推崇備至,立即饋贈五十萬元犒軍。馮玉祥對蔣介石說起話來先笑、然後就是哼哼哼的一套也不無惡感,同意出麵調和蔣汪之間的矛盾。蔣介石稱“這次會晤,中國危而複安之大轉機”。

1927年,馮玉祥(前排左一)與蔣介石(前排左三)在徐州開會,決定合作反共。

馮玉祥電請汪精衛、譚延,要求鄧演達辭職出洋,理由是“鄧演達做了共產黨的工具”。

鄧演達去找唐生智。

唐生智長籲短歎:“所部分崩離析,莫可如何,還是按汪的主張,即行分共,以挽危局吧。”

“完了。”鄧演達一邊走,一邊嘟噥著。他感到沮喪。他癡癡地靠著樹幹,望著眼前朦朧的雨出神。他閉了眼睛,打了個冷戰。無數紛亂的往事浮現眼前,他好像從一座木橋上一腳踏空,跌入了無邊的空虛……